巴扬寺最外侧第一回廊上雕刻的浮雕非常值得一看。吴哥窟的浮雕政治色彩和宗教色彩比较浓重,而巴扬寺的浮雕生动形象地刻画了大量的平民和贵族日常生活的题材。第一回廊的墙面东西长约160米、南北长约140米,大部分描绘了12世纪当地人民生活的情形。除了打鱼、狩猎、烹饪、斗鸡、下棋之外,甚至连摔跤、孕妇生产都作为题材在浮雕中有所体现。人物和动物的表情栩栩如生,其体温和气味也仿佛从这些石头的表面传递了过来。

此次旅程虽然去了两次巴扬寺,但停留的时间都非常有限,因此没有仔细欣赏这些详实全面的浅浮雕,实为此行最大的遗憾,以下这些浅浮雕所描绘的故事都是根据Lonely Planet和走遍全球整合的,仅供参考。

⑴占族逃跑。东门的南面是一个三层的全景画面。第一层,高棉军队整装待发;第二层刻画了棺材从战场上运回来的场景;第三层的中央,阇耶跋摩七世在阳伞的荫蔽下骑在马上,众多的嫔妃簇拥在他的身后。值得注意的是,这里可以看到一些装束特别的士兵形象,他们站在高棉人的军队中,但头上的发髻、蓄留的胡须及身上的盔甲显示他们很可能来自中国。

行军中的高棉军队,高棉人的特征是剃短的头发以及较大的耳垂

军队后方的补给队伍

出现于补给队伍中的一个小孩和两条狗

补给队伍中一个正在做饭的人和两个正在喝酒的人

被作为贡品的水牛,人们相信只要饮用加入了水牛鲜血的美酒,战斗就可以取胜

国王的侍从们

(2)一场水战。东南面东边的浮雕描绘了高棉和占族(后者带着头盔)之间的一场水战的情景,以及此次水战的战场洞里萨湖地区的日常生活:有人们相互在头发上摘虱子的画面,有猎人的形象。

不知在干啥?

进行买卖的场景,中国的商人正在称量,买主在说着什么

什么情况?

⑷一列军队。南回廊的西面刻画了一列军队,这部分浮雕并未完成。西南侧南部的画面上描绘了人们把大象从山上牵下来以及婆罗门被老虎追赶上树等场面。

⑸内战。西面回廊的一部分浮雕描绘了一场内战。一群人中,有的手持武器在互相打斗,暴力愈演愈烈,最后大象和武士也加入了战斗。

残垣断壁上的美丽女神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