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季节的旅行,路上最多的就是背着相机的老年摄影爱好者。我有个爱摄影的朋友,她说她喜欢和老人们一起拍,一起聊。不过我还是算了吧,我喜欢自己的节奏,想走自己的路。多些人虽也能多被照顾,但又何尝不是一种束缚呢?就比如在宏村的第三天,我们打算去塔川和木坑走走,因为答应了别人一起拼车而在时间上做出妥协。同行的人赶路,我们也只好一大早便驱车前往塔川,其实我们时间很充裕,我本想慢悠悠一点,没想到6点多就出发了。
阳光还没有普照,双手冷得一点儿都不想拍照。宏村到塔川并不远,乘车也就10多分钟的样子,没有进塔川村里,只在公路上的观景台欣赏塔川的远景。其实与走入村子里相比,远观的景色更美。深秋的塔川是彩色的,红叶为主色调,交织着倔强的、不肯变红的绿叶,虽然已不再苍翠;还有落在地上的黄叶。远远望去,就像一幅油画,虽是彩色,却不是斑斓刺眼的颜色。一抹淡淡的红、淡淡的黄、淡淡的绿。
听说往年塔川的秋景更美,今年因为闰了一个月,气温比较高,叶子没有全变红。再等几天,霜一落,恐怕叶子也就都落了。所以今年的枫叶,注定是红不了了。
继续乘车往前走,不到20分钟便到了木坑。其实计划里本来没有木坑,以为深秋的竹海一定不会再翠绿了。结果游完竹海,才知道不虚此行。大学宿舍外有一片小竹园,后来去成都也看到了竹子,以为再看不会有什么稀奇。没想到木坑竹海,是真的大气。以前见到的竹子,可以说是竹竿、竹叶,而木坑的,却是竹树。不仅多,而且棵棵粗壮挺拔,竹叶依旧苍绿,丝毫没有深秋的败落之感。
脑海中浮现出《卧虎藏龙》打斗的场景,在竹海间起剑、飞跃。竹林很密,看不到尽头。在一处转弯的地方,才依稀发现竹林的深处,有一片小小的村庄,就是木坑村。
大约花了两个多小时,木坑景区完整地饶了一圈,真的是天然氧吧啊。木坑出来就该回宏村了,同行的两位赶路,但我们还想走走,于是在返回到塔川的地方时,我们决定下车去前往塔川村里,之后步行回宏村。就这样,我们短暂的同行道别结束了。
塔川村里面,的确没有什么,看到的景也远不如在观景台看的全景好。早上6点多出门,现在已经10点,先找点吃的再说吧。塔川的有些小饭馆,不过不在饭点上,营业的并不多。后来找了一家,老板给我们煮了面吃,这才恢复了体力继续前进。
塔川回宏村并不是很远,但步行也要半个多小时、将近一个小时的样子吧。虽然没有什么绝色风景,好在我们不急不躁、不赶时间,看到什么拍点什么,阳光甚好,这样的一条路,也就不算无趣了。
放在整趟行程中而言,塔川和木坑的确不够显眼,但如果只有宏村的水墨画意,又略显枯燥。对我来说,行走,路上的意义大于风景本身。
我喜欢塔川这个名字,我喜欢木坑竹海后面的缕缕炊烟。就一瞬间,一个细节,浓缩了这个地方给我的全部记忆。

【塔川远景,是很像一幅油画吧】

【宏村到塔川的公路,天还没亮全】















【竹林深处有人家】









【相同的位置,相同的姿势,同行的一位大哥还帮我们拍了两张照片,说回去传给我们,结果也没有,好不踏实,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留在别人相机里的样子太丑了】















【回程的路上也一直在拍,光线好了些。不过路上车来来往往,每次都是趁车还没过来前的那几秒草草拍完,不够尽兴!】


【一看到这样的树,我们忍不住想拍,太喜欢了,光秃秃的树对我有一种莫名的吸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