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这地安门的美景,在时尚人士眼里首当其冲的一定是南锣鼓巷,那今天紫檀也冒充一回时尚人士,先带您到“南锣”一游喽。其实,这南锣鼓巷特别像成都的宽窄巷子,尤其像那个宽巷子,里面尽是些充满小资情调的精巧东东,还有就是一些颇有一些异域风格的服装啦(波西米亚风格的)、饰品啦(耳环项链之类)、美食啦(奶酪为代表)、饮料啦(主要是咖啡馆)等等。由于现在北京的平安大街(南锣就是平安大街的北侧的一个胡同)正在修建地铁六号线(以后游友们就可以乘坐地铁来游南锣啦,方便多啦!),所以今天大家不能看到“南锣鼓巷”的牌坊啦(暂时移走保存起来啦),但胡同里的所有内容都完好无损地等待着各位的光临呢,南锣欢迎你!

  其实,南锣就在那里摆着呢,再明白不过啦,确实用不着我码太多的字,因为也没有多少背景资料可供细聊的,咱们还是赶紧上图片吧,我会以“看图说话”的方式随时加上我的看法以及必要的解说的,万事俱备,请各位上眼:

当时正在施工的南锣胡同口已被地铁工地挡住啦,需绕一个弯才能进入胡同里。如今地铁已经建成通车啦!!大家可以乘坐地铁6号线在南锣鼓巷下车,即可到达胡同的南口了!!!太方便啦!!!

在建工程是地铁六号线——以后大家的方便之车。

从胡同口往里看的景象,今天人不太多,正好可以为大家拍得更从容些!

这样的清净景象在长假期间可是个稀罕物呦。

先上一组风格各异的时尚小店的门脸儿,以后大家可以亲自进去细逛,我今天的任务主要是带个路,好让大家认个门!到时候大家来到南锣,一看这门脸儿:“呦,我见过。”那多亲切呀!

店名我就不一一重复啦,大家自己记住吧!前进……

卖老北京手工艺品的,泥塑为主,“兔儿爷”很可爱!

手工打制银器的。1000年,有够夸张呀。

打制用的工具。

酒吧的南墙橱窗

近一个景

有些古意的防旧建筑。

大名鼎鼎的中戏实验剧场,这得加几句啦,不得不呀!中戏可是名声在外呀,可它的影响却一点也没有遗忘它周边的地区,尤其是南锣一带。这里的很多小胡同里的民房已经被出租给那些热爱话剧的导演和表演者们啦,每到周末,这里就会因为有很多场次的不同类型和不同题材的话剧在各个小剧场里热闹非凡地上演着而变成为一个艺术的殿堂!而他们的拥趸们也会追随着他们的身影,南征北战,就像那些大腕们的追星族一样,经年累月,乐此不疲!如果您恰逢周末傍晚到达南锣,又正好没有别的安排,那不妨找一家小剧场,近距离地感受一回话剧的熏陶,也是很有意义的!

空中花园可以把酒临风的!

漂亮的手工布鞋,您舍得穿吗,那可是艺术品呀!

被撞响的牛铃,却不知那撞到牛铃的额头是否依然在痛。

藏族的商店,门前的风马迎风飘扬。

金风送爽,风马飞扬。蓝天如洗,带来吉祥。

拍这张片子的时候,我取低角度,蹲在地上仰拍。就在我即将按下快门的一瞬间,我的头脑恍惚了,恍惚间,我不知我是身处何处了,难道这里是西藏抑或是中甸?否则怎么会有如此湛蓝的晴空?!当我站起来看明白这里还是南锣的时候,我从心里为北京感到高兴:“久违啦,我那北京的蓝得醉人的晴空呦,你终于回来啦!”

充满神奇魅力的橱窗

帽儿胡同,有意思的胡同名儿。

黑芝麻胡同,听着就觉得有浓香袭来。

门楼的 飞角

门楼上的草叶即使枯黄也“枝枝向上”

会享受生活的“羊妹妹”。斜倚在南锣的温暖阳光里,闭目养神间,会否有历史的清音回荡在耳畔呢?

中国的果汁也很甘甜

老茶缸子——历史的见证

明星画儿

秦老胡同口

超大的瓦当

秦老胡同。一把晾晒的墩布,使胡同充满了生活气息。

胡同幽幽,市井情深。

热闹南锣。

当时有这么多人就算热闹了,要放在如今,这还算个事儿呀!

阳光下的安逸

小吃店一组:来自海外的小吃。

对翅的对联独有韵味和表现力

难得没有人排队的文宇奶酪店。

面包店,可能是北京最好吃的面包?真的吗?

天津卫的煎饼果子,这里的煎饼也很小资,8元一套,不还价,但料很足的,2个鸡蛋呢!

来个制作过程吧:

馃箅儿(薄脆)和油条,任选一样。

成品!

宝岛美食,海蛎煎不错。

创可贴——一位外国朋友开的特色小店,卖中国特色的物件。

在胡同里寻找记忆的年轻人

走进胡同深深处,继续寻找。

气派的大门

南锣树荫下

中国队队服——老式运动衣,历史的印记。

橱窗——整齐!

走到了南锣鼓巷的北头啦,回头再看你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