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桃园到嘉义,一路都是平原农田,来到这个西南部的农业重地。
在台湾,将本土、本地、土生土长称作“在地”,是最接地气的文化所在。
刚踏上嘉义土地,我们吃到的特色喷水鸡饭即是“在地”朋友推荐的“在地”美食。鲜滑的鸡肉配上软软的稻米,有一种无与伦比的美味。配菜凉拌笋(大笋切块拌以色拉),蕨菜和白色苦瓜,新鲜爽口。舌尖的美味瞬间化解了旅途的疲惫。

按“南下”“北上”不同方向在不同月台候车。

嘉义水上乡的二十三度半广场,北回归线横贯而过,热带与北亚热带自此一线两隔。

什么伯和什么婶……

站在北回归线标志,向家的方向致敬。

温带、热带一线之隔。

各种天体。

记得小时候,一提到台湾,就会用物产丰富来形容它。食已果腹,粮食过剩的生活让台湾的农业面临新的转型。这次不走寻常路的重要主题是走进台湾乡村,来到位于嘉义和台南交界的菁寮——无米乐社区。

菁寮隶属于台南市后壁区,它是蓝染的故乡,稻米的故乡。


这里还有在清末民初繁华一时的嫁妆老街。也许因为是周一公休的关系,老街上的店大多都关门了,有点冷清。

菁寮进入大众的视野可追溯到2005年上映的纪录片《无米乐(LET IT BE)》,而真正令其声名大噪的则是2013年金马奖最佳纪录片《看见台湾》。
“无米乐男主角”崑滨伯在纪录片里曾说:“做田如坐禅,无米也快乐”。从影像里到现实中,伯伯爽朗的笑容,乐观的心态,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对农民来说,在稻田耕种就是一场修行,无力去抵挡风吹日晒时,仅靠心去面对极端天气。当种稻的收入难以维系家庭经济时,还要去学习其他的技能,维持生计,比如做簑帽,弹棉花,编茄芷包。

“杂草是农民的敌人,经常喷除草剂,会破坏土壤。土地不像人会讲话,但他也像人一样,需要关心和爱护。”除了人要爱护土地,还要靠天来保护它。这份土地人的悲悯之心,怎能不叫人动容。

“工作这么多,钱却没有这么多,钱如果钱能像泥巴着翻来翻去不知有多好”,种田的苦在天,种田的乐在心,哼着调唱着歌,只有快乐的人才能耕种出一片丰收的田地,也许这就是崑滨伯能成为水稻冠军的秘密绝招吧。

还记得你说家是唯一的城堡/随着稻香河流继续奔跑/微微笑/小时候的梦我知道/不要哭让萤火虫带着你逃跑/乡间的歌谣永远的依靠/回家吧/回到最初的美好
Jay——《稻香》



这里的街道没什么人,随便抓个背景就能拍出“那些年”的感觉。

路上的“慢”的字眼,也仿佛在表示:时光先生,请你慢点走;都市旅人,请你慢生活。

“乡间的歌谣,永远的依靠”,哼着周杰伦的稻香,想象坐在田里吃着割稻饭,丰收的季节,黄澄澄的稻谷,宛如一场难忘的稻田电影。

看着冠军米得主崑滨伯寂寥缓慢的身影,让我有着仿佛电影即将散场的那种失落,稻米文化又将如何延续与延续,就像歌词唱的,真想“回到最初的美好”。

【新港奉天宫妈祖阁:山海游神的聚集地】
“有海水处有华人,华人到处有妈祖”。这恐怕是对“妈祖”这个文化符号的地位最直白精准的描述了。
妈祖,是人们对海上女神的亲昵称呼。据宋代的文献史料记载,她是莆田湄洲一位姓林的女子。她热爱劳动、热爱人民、见义勇为、扶危济困,具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嘉义县新港乡有一种特别的民俗艺术——交趾陶。这种晶亮艳丽的低温多彩釉工艺融合了软陶与广窑,集雕塑、色彩、烧陶之美于一身。在日治时代曾被外国人誉为“台湾绝技”。据说台湾目前的交趾陶師父九成以上都出自于新港喔。
这里的剪粘师傅除了烧制陶偶的功夫之外,还融合一项剪陶片的技巧,就是马赛克拼贴彩绘,将交趾陶与“剪粘”两种工艺结合,创造出艳丽无比、创意非凡的艺术品。在奉天宫即有造型独一无二的交趾陶群像,用废弃的瓷片经过艺术拼贴,一排排人物便跃然墙头了。

新港的美食也是非常值得一尝,在奉天宫的正对大街上,有做鸭肉羹的铺子,茭白配上鸭肉丝加上一点醋,美味意想不到。
咸中带甜,酸酸辣辣,畅快之余细细回味又很有内涵,这滋味,恰好完美总结了我们今日这一场上山入海的多维度多感官神游之旅。




离开新港,在暮色中沿着弯弯的山路,汽车载着我们驶入阿里山的怀抱。从城市到山林,告别喧嚣拥抱自然,盘山公路上吹来的风已经开始有些凉,远处的夕阳镶着金边。
想到几米绘本《森林里的秘密》,一个寂寞的小女孩和她的毛毛兔离开寂寞的城市,开始一段奇妙的旅行的故事。此时此刻的我们,也如孩童般收起平日战衣,用原始的裸露的心去感受阿里山的纯净。
入住的当归民宿位于阿里山南部,建在一个柔和的山脊上。全玻璃幕墙通透明亮,夜晚还可以俯瞰城市的星星点点,嘉义、台南、高雄夜景尽收眼底。在这儿,完全印证了一句话“只要抬头望着星空,世界就会变得好大好大。”把嘈杂的城市抛在脑后,收获的却是难得的乐活。

这火锅真的超清淡,加酱油、醋、一种酱,辣椒圈,简单蘸着吃。
台湾人的福气就是食物新鲜,安全,原味。
大厅还可以唱K,一本厚厚的歌本,按字数查找,用遥控器点歌,太复杂啦。

中医里,当归是一种药材,可在台湾这个文艺的地方,巧妙地被命名做了民宿名字,意为要把这里当作归家一样,宾至如归放松自在。

事实上,房间也如预料般美好,倒挂在房间顶部的梳妆台和椅子,绿色的氛围,房中房的白色小木屋,出没在茶几上白色小熊、玩偶人,宛如进入了充满魔幻色彩的森林木屋。温暖的小屋,就像深藏在森林里的树洞,隐藏着许多故事,而森林里的秘密远不止如此。

由于每个房间装修都不同,完全不同的主题,所以去了可能会惊喜,也可能不喜欢,建议提前和店员沟通好。
因为我们另一组伙伴的房间就没有那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