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旅行的意义是一半美景一半美食,这个我是极为赞同。在我和瑞瑞的旅行攻略里,无论到哪里,选择景点的同时,一定会找找当地的美食,住宿多半会挨着商业街,每天游玩的起点中点和终点定要顺序合理的蹭到有所味蕾期待的地点。当然真正好吃的或许并不一定是在商业街上,所以走出游客街走街串巷的深挖总是让人很期待,劳累以及饥饿之后,总会有惊喜。
在南宁到河内的普通休息站吃到的一碗简单的牛肉粉,奠定了越南美食在我心中不可磨灭的印象。人可能会忘记某一个地方,但是不会忘记某种味道,好吃到深入人心,大概就是这样的。
到顺化的当天早上,经旅馆老板娘的引荐,去了一家不起眼的米粉馆吃早餐。一进屋内一口超大的锅熬煮着大骨汤底,盘着发髻的老板娘将大骨汤浇淋在大碗里白花花的米粉上,再从锅里捞出几块弹弹的肉搁在碗里,热气腾腾的端上来,最后端上大碗的绿叶菜和一小碟的生的鲜红的小米椒,搭配起来吃,米粉油而不腻,汤底酸甜鲜香,菜叶稚嫩爽口,一碗下肚意犹未尽,于是又叫了一碗,最后汤底都咕噜咕噜全下肚了。付款,价格还只是游客区的二分之一!
中午,也是在街心游乐园附近的小巷里,看到一家有很多学生模样的人吃饭的小店。对街摆放的玻璃柜里,有大块大块的炸得焦黄的鱼块和鸡块,还有螺丝,小鱼串,鸡蛋以及青菜,一筐一筐的堆着,让人垂涎欲滴。见我看得入神,老板娘笑嘻嘻得对我们挥舞着大勺说着越南语招揽生意,结果听到我们说英语后,羞涩得弯腰笑了,她当我俩是越南人了。在双方都听不懂对方在说什么后,我们直接伸出两根指头,让上两份。端上来我们笑了,原来是相当于中国的盒饭,味道还不错,突然就觉得行程中多添了几分越南的地气。
当晚,我俩再次骑着小摩托,在南区转了几个来回之后,终于对河边的酒吧区的繁华景象失望,歌舞酒肉的喧哗,没有特色和欣喜,也终于在远离游客区的街边排挡,进了一家当地人吃饭的小店。和颜悦色的男老板端上来的一盘盘记不住名字的菜品,色香味俱佳。焦黄鲜嫩的鸡块一口咬下去齿颊生香,从此明白原来鸡肉的味道,还可以有无法想象的烹饪空间。
总之,不要拒绝挑担的大娘,不要看不上大排档,不要跟风游客区人满为患的地方,不要走哪里都去KFC,往往让人柔肠百转,心心念念的可能是深街里略显简陋和古老的苍蝇小馆,也可能是街尽头满脸胡渣翻搅油锅的中年大叔。不试怎么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