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送爽,丹桂飘香,金秋的黄埭,迎来的是盛事的喜悦。9月25日,2015'苏州相城冯梦龙文化旅游节在黄埭镇冯梦龙村隆重举行,《冯梦龙研究》杂志首发仪式、冯梦龙杯“新三言”全国短篇小说征文大赛颁奖仪式、《冯梦龙传奇》电影开机仪式、冯梦龙山歌会、黄埭西瓜子风尚达人赛、冯梦龙研究座谈会、冯梦龙短篇小说专家访谈、冯梦龙纪念馆奠基仪式和唱着山歌采水果等9大活动奉献出一道丰美的文旅盛宴,而冯梦龙故居,冯梦龙文化园,黄埭文史馆、成果馆的正式开放帮助游客进一步深入探寻冯梦龙文化之根。

本届文化旅游节由中国小说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民俗文化研究中心、江苏省民间文艺家协会、江苏省作家协会、苏州市作家协会、中共苏州市相城区委宣传部联合主办,相城区文体局(文联)、相城区旅游局、相城区黄埭镇人民政府承办,苏州市冯梦龙研究会、江苏省吴歌学会协办。活动得到了苏州市相城区黄埭天福食品厂、相城区黄埭镇商会、苏州市联胜置业有限公司、苏州珀丽春申湖度假酒店和苏州新黄埭大酒店等赞助商的大力支持。本届文化旅游节突出历史的挖掘、文化的传承和群众的参与,成为体现黄埭深厚文化底蕴的缩影、展示古镇文化的舞台和加强对外文旅交流的平台。

冯梦龙精神筑高地

众所周知,冯梦龙是中国通俗文学之父、俗文化泰斗。他出生在黄埭镇冯埂上(也就是今天的冯梦龙村),从小饱读诗书,幼年就有“读书期有用、常怀报国心”。冯梦龙一生创作的《三言》《智囊》《山歌》等各类文学作品2500多万字,可以说海水流到哪里,冯梦龙的作品就传到哪里,他对市井人物真善美的刻画以及“富贵本无根,尽从勤里得”、“刻薄不赚钱,忠厚不折本”等名言名句构成了民间价值的高地。在寿宁做官的4年间,他“政简刑清,首尚文学,遇民以恩,待士有礼”,留下了很多的政绩,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高度代言,可以说是封建官吏的典范,乡贤文化的代言。

相城区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历史担当肩负起研究阐释、传播建设冯梦龙文化的重任,开展区委中心组专题学习、《冯梦龙与相城地方文化研究》获得了省社科立项,编印《冯梦龙名言警句》等口袋书,挖掘主流价值、找寻精神高地、共筑精神家园,通过进机关、进基层、进学校、进医院、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使冯梦龙家喻户晓,真正达到人人知晓冯梦龙,人人学做冯梦龙,为相城后发崛起凝聚精神力量。

这次开幕式上,国内唯一的以冯梦龙命名的纯学术刊物《冯梦龙研究》杂志举行了首发仪式,正式面向全国公开发行。首期杂志收集了全国各地15位冯梦龙研究名家的佳作,深入探讨了对冯梦龙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同时,为期半年多的冯梦龙杯“新三言”全国短篇小说征文大赛落下帷幕,活动共收到23个省(市、自治区)作者的来稿1225篇,涌现出了一批冯梦龙式的文学作品。所有获奖作品汇编成《冯梦龙杯短篇小说集》,由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同时收录苏童、范小青、叶弥、鲁敏等4位鲁迅文学奖获得者的作品,并邀请中国作协副主席何建明作序。开幕式上,江苏省作家协会主席、著名作家范小青,中国小说学会常务副会长赵利民,江苏省作家协会党组副书记张王飞为获奖代表进行了颁奖。活动中还举办了《冯梦龙研究》座谈会和“新三言”短篇小说座谈会,专家学者各抒己见,各种思想智慧汇聚、交流和碰撞,探讨传承冯梦龙文化精髓,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特色活动展风采

作为冯梦龙文化的孕育地和发祥地,传承和弘扬冯梦龙文化是主办方的主要目的,为此,本次文化旅游节上的特色活动亮点纷呈。

开幕式上举行了电影《冯梦龙传奇》开机仪式,该电影由中国电影基金会、苏州广播电视总台、苏州相城区委区政府、苏州市联胜置业有限公司、华皇电影(苏州)有限公司联合出品。中国电影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阎晓明先生在仪式上致辞,他阐述了这部电影的创作意义,表达了对这部电影成功的期待和信心。双双屡获华表奖、金鸡奖、百合奖的著名编剧郎云和知名导演高峰介绍了电影的创作情况。冯梦龙是创造了中国通俗文学新高度的文学家,同时其务实爱民廉洁的为政之道也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这位历史人物首次登上大银幕,无论是对张扬中国电影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对宣传冯梦龙文化发祥地的相城和黄埭来说,都将意义巨大影响深远。

苏州相城地处江南鱼米之乡,是吴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也是吴歌的主要流传地之一。冯梦龙的《山歌》、《挂枝儿》中的有些歌曲,至今仍流传在吴地,为人们所传唱。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冯梦龙山歌艺术,重现典型江南的独特韵味,黄埭成立了冯梦龙山歌艺术团,28名选手为观众带来了一曲《冯梦龙山歌联唱》,还与来自新疆、海南、云南等地的11支山歌艺术团同台竞唱,一展歌喉,雅俗共赏,成为活动现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推动山歌艺术回归自然,再现田园。据悉,以后“唱着山歌采摘游”将成为当地一项特色旅游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