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早点19世纪中期,城隍庙实际上就已经成为了一个鱼龙混杂的市井之地。不要小看了市井之地孕育出来的文化。一个馄饨担,它也包含了面料肉馅、锅桶匙碗、油盐酱醋、小灶柴火等各种所需物件。你又怎么能说,从年糕团、蟹壳黄、酒酿圆子、臭豆腐干、烘山芋、热白果、沙角菱、梨膏糖这些如今依旧在城隍庙里随处可寻的吃食里,得到的仅仅是对美味的回忆?
在城隍庙的街角弄口,补碗的、箍桶的、捏面人的、代写书信的、变戏法的、看西洋景的、拔牙的、相命的……这些人现在已经不多见了,他们和着鼻烟壶、牙霜、水瓶塞、针箍、鸡毛帚等逐渐隐退为历史。
倒是那些手工艺品,历久弥坚,长期以来总能吸引广大游客的青睐,这也许正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之所在,只有那些真正的民族工艺才能在历史的长河中经久不衰。
来自游记舌尖上的魔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