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不是超人,请把你60,70升的背囊寄存在飞来寺客栈,用小包装上2,3天的必需品,因为你将要面对的是17公里的山路,从2650米海拔起翻越3700米的垭口到达梅里雪山脚下的雨崩村,这段高原路,游客容易发生高原反应,所以打算去雨崩的时候要携带高反药物。随身物品尽可能精简。
这是攻略里说的,而事实上我背了70升行囊加上防潮垫、睡袋、帐篷将近20公斤的装备。而目的地我又鬼使神差的竟然把住宿安排在了下雨崩村,想想我行走中的内心崩溃面积...在走过著名的方便面墙休息站点了一碗方便面30大洋,外加30一壶酥油茶。在高原,最土也是最有效补充能量的方法就是喝酥油茶,虽然味道很多人不习惯,但是在大体力消耗下那就别这么多要求了。相信我,等你去了雨崩村你会对吃的要求排在比较后面一位的哦。等过了3700的垭口基本就是下坡了,在此下坡路段中有两个观景台,虽然云雾把缅茨姆峰(也是神女峰)遮挡住了,但是雨崩下村的全貌已经一览无余。而网络上的雨崩村照片基本上都是下村的照片,毕竟上村还算在山腰上而下村完全在山谷的平原上。到底哪个村漂亮?其实各有特色,但是住上村是最好的观景全貌位置而且能看到两个雪峰,下村基本只能天天对着缅茨姆峰了。当然这是后话。

高山大杜鹃,在雨季快结束的时候能看到这么一棵盛开的杜鹃树算是比较幸运了。

路上来小转山的藏人和喇嘛跟旅行者估计数量上一半对一半吧,也许艰苦的行走会让人与人的关系变得更加简单和和谐,对面的藏民带着信仰而去,怀着祈福的圆满而回。一路的加油和扎西德勒是对行者们最好的鼓励和问候。一路风景,一路泥泞,一路自我的追逐和圆满.....
来自游记触手可及的仙境——雨崩村行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