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时代,关于旅行的任性之举,几乎都会引来许多人的羡慕嫉妒恨。前有某名人飞伦敦喂鸽子引发网络生活体大爆炸,后有某凡人“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辞职信触碰了网友们被现实生活埋在内心深处的情怀,连三岁的弟弟也成天叫着”XX在手,说走就走“。作为普通工薪族和两个未成年娃的妈,”说走就走“,哀家(悲哀地宅家)做不到啊。灵魂在路上飘荡了许久,终于等到了亚航春节大促,果断订票,成全了身体的任性之旅。 全家的第一次出境游,目的地选择了沙巴(Sabah)。这是一个大部分中国人会问”在哪“, 大部分本国人会说”这个地方你也敢去“的岛城。第一次在《国家地理》中相识,第N次在《孤独星球》中相遇,丰富的地理资源,神秘的原始森林,五彩缤纷的海底世界,多样兼容的民族文化,已经让人深深地恋上了它。沙巴在马来西亚东部,属北婆罗洲,是世界第三大岛,由32种族的多元社会组成,也是马来的第二大州。三面环海,却没有台风,也没有地震。因为台风都去了北方的菲律宾和台湾,地震都在南边的苏门答腊和爪哇。(这一点和郑爷爷庇佑的厦门很像啊) 二战时期著名的美国女作家Agnes Newton Keith随夫在沙巴北部城市山打根(Sandakan)居住了5年,于1939年写下了她一生中七本著作中的第一本《Land Below the Wind》。此书精彩地描绘了沙巴风光,使”风下之乡“成为了沙巴最出名的别名,也见证了它得天独厚的神奇。 一直想让在城市里长大的孩子们将目光从荧屏移向真实的世界,用身体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生态保护良好,旅游业成熟的沙巴是不错的选择。 目的地确定了,出行时间确认了,接下来就是玩什么,怎么玩。研究了几天的攻略,最终选择了红树林看萤火虫,美人鱼岛和马里马里文化村,其它的神山,蒸汽火车等由于时间和预算的原因,忍痛割爱,留待沙巴之行第二季吧。

沙巴的旅游地图,虽然细节体现不够,但形象的图标,让人一看就明白什么地方有什么好玩的,不懂英语的小朋友也看得明白。地方不大,从东飞到西也才1小时,但为了减少在路上的时间,我们的活动范围只在红线区内,也就是西北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