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站:

桂林——百寿镇

“百寿镇,曾名永宁州、永宁县,后因“百寿图”石刻更名为百寿镇。镇上有闻名中外的“百寿图”石刻。石刻前塑有廖扶像,《永宁州志》有记载:“廖扶,永宁人,居夫子岩(现百寿岩)前,家有丹砂井,一族饮此井者,皆百余岁”。百寿镇上还有江南保存最完整的明代石城——永宁州古城,也是全国保存完整的四大明代古城之一。”

光看这样的介绍似乎觉得没有什么太多值得游览的圣地,带着无数的疑问,老爸老妈踏上了前往百寿镇的旅程。

坐在桂林到百寿镇的大巴上,我老妈说去的路上真的是山路十八弯啊,好多盘山路,转来绕去的翻山越岭,终于抵达这次旅行的目的地:百寿镇啦!撒花~

可刚下了大巴车,眼前到处都是在修路的施工机械,还有满城飞扬的尘土,心凉了大半。随便在周围找了一家小旅馆,一天40块钱算是暂时住下了。旅馆里面又小又简陋,厕所还没灯,只能开着门依靠房间的灯光照明。被子又厚又潮湿,我妈原本就不愿意来,看到这样的情况我爸也动摇了,计划简单转转附近就准备第二天打道回府。

后来他们一边闲逛一边看风景,发现越往深入走小镇的风貌才越发显现出来,簇拥在苍松翠柏之中的百寿岩,环绕寿城的潺潺流水,青涩的石板桥,层峦叠嶂的远山,林中鸟儿争鸣,水里鱼儿浅底,偶尔遇到一两个当地的老乡,问询一番,唠唠风土人情……这一切慢慢吸引了老爸老妈的目光,闲逛到一处稍微好点的旅店,还遇到十几个老外骑着自行车在此休息,老妈跟其中一位还照了照合影,哈哈,比外国人还高的老妈很嗨森呐~

继续前行,进入到真正的农家村落里面,又遇到一位93岁和一位83岁的老人,他们是侄女和婶婶的关系,妈妈又和她们合影,跟她们聊天~

小河里有清晰可见的小鱼,河面上还有吃的肚大腰圆的肥鸭,赶鸭老爷爷虽然没有胡子白花花,但也是80多的高龄~

漫无目的的闲逛之后发现小镇里的另外一家旅店,一共四层小楼,干净整洁的房间,没有喧嚣的施工声音,没有漫天飞扬的尘土,被子褥子也不那么厚重潮湿,窗外景色秀丽,窗内阳光明媚,设施也很齐全,比上一家不知道要好多少呢,价格也才50元一天,就这样爸妈决定第二天搬到这里,继续再深入了解一下百寿镇。

过了桥就是百寿镇了。

和老外试比高,老妈略胜一筹。

遇到一位93岁和一位83岁的老人,她们都非常和蔼可亲。

和赶鸭老爷爷合影,呵呵~

红掌拨清波~

处处都是青山绿水,老妈止不住的咔嚓照片~

继续深入百寿镇,寻找合适的住处,终于觅得一处好旅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