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这次七彩云南之行的第三篇。

接上一篇的“【云南|昆明】秋天的春城似家乡•昆明篇”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6d0ee5f0102vzu3.html

关于大理,说实话,知道的不多,这之前知之更是少。可能提到这个地方,跟大多数没去过的人一样,觉得充满神秘,一颗本就驿动的心甚是向往。对我爸妈那一代人,知道大理可能主要源于电影五朵金花,对60后、70后恐怕要感谢金庸金大侠的武侠小说,再有恐怕就是最近才上映过的《心花路放》电影了。

之前第一次的云南之行,记得当时没太强烈愿望留些时间在大理游玩,也是像一旅友说的那样,也就一苍山一洱海,至于古镇要是去丽江更是没必要去了,再说从昆明坐火车去丽江的途中从车窗外就能看见这苍山这洱海。这不,因此那次就这样与大理擦肩而过了。

不知道是不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己关于旅游的认识有所改变的缘故,反正如今再看当时的想法觉得已不认同了。从一个地方去另一个地方,或许不只是去过,在那玩了吃了,一种消遣和消费的过程,花钱享受异地的风光、风情、美食和服务。更应该是是一种体验和感悟的过程吧。体验自然,感悟人生,不惧怕遭遇雨雪风霜和艰难险阻,把一切都视为人生的一种经历,一种体验,随遇而安,始终保持着平和的心态,得之淡然失之泰然,一切沉着应对。

大理古城,被誉为“文献名邦”。早在公元二世纪时,这里就居住着以游牧为主的“昆明人”,畜牧业已相当发达,并与中原地区发生了经济文化联系。西汉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在大理置叶榆县。蜀汉诸葛亮南征大理时置云南郡,唐代南诏国、宋代大理国都设都在此。大理山川秀丽,气候宜人,上关花、下关风、苍山雪、洱海月,构成了大理“四绝”,素有“东方瑞士”之称。加上崇圣三塔、蝴蝶泉、石宝山石窟、鸡足山佛教圣地、巍宝山等,构成了绚丽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人文景观。还有“三方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六合同春”的白族建筑。大理古城墙、城门也建盖得高大、厚实、雄伟,颇有民族特色。大理也是云南最早的文化发祥地之一,是云南早期文化发展的中心。早在南诏时期,大理的文化已相当发达,崇圣三塔就是古代文化的象征。《白史》、《国史》、《南诏奉圣乐》、张顺、王奉宗绘的《南诏画卷》、张胜温绘的《大理画卷》等不朽佳作,充分说明了大理文化的发达。

还好,这次来了。心花路放,就为那风花雪月。

更多摄影照片及更详细有关这次旅行的吃、住、行等情况请移步我的博客,相信对你正计划的旅行会有帮助。

【云南|大理】大理古城之一:心花路放,就为那风花雪月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6d0ee5f0102w1ww.html

另我的个人博客:http://blog.sina.com.cn/wuxiangwenm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