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

停车场免费。

公共交通:从尼斯乘坐400路公交车可至

亮点关键词

古城、梅格基金会、艺术画廊

重要时间线

1388年 随着尼斯并入萨伏伊公国,圣保罗·德·旺斯成为重要的边境城镇。

1538年 弗朗索瓦一世巡访圣保罗·德·旺斯,并决定为这座小镇建造一道城墙。

1920年 圣保罗·德·旺斯迎来了第一批到这里定居的艺术家:Raoul Dufy,Chaim Soutine,Paul Signac

1964年 梅格基金会建立,里面展览了大量二十世纪艺术家的作品。

1985年 艺术家马克·夏加尔在圣保罗·德·旺斯去世。

放假玩耍的日子总是过得飞快,今天就是我们这趟南法之行的最后一天了。

享用了Petra为我们准备的早餐,然后愉快而略带不舍地向她告别,我们就开始最后一天的旅程了。

尼斯的西侧也有很多不错的地方:

比如说之前因故放弃的电影小城戛纳,还有如香水镇格拉斯,海角城昂蒂布,玻璃之村比约特。

有太多想去的地方,然而上午的时间却只允许我们去最后一处南法小镇了。

经过考虑,我们最终选择了距离最近的圣保罗·德·旺斯。

小城入口处的雕像,充满着现代艺术的气息。

没错,圣保罗·德·旺斯就是一座名副其实的艺术家之城。

小城依旧保留着它古老的城墙。

穿过城墙,便进入了它的旧城区。

我们今天行走的这些石阶小道,兴许都留着某位艺术大师曾经的足迹。

只是这么想着,便觉得很是浪漫。

小城里到处可以看见盛开的鲜花。

也许是因为如今在这里居住的人也有好多都是艺术家,所以整个老城区就如同一件美丽的艺术品。

那浅蓝,如冬日的寒意沁入了湖泊的身躯,清冷淡雅。

那绛紫,如落日的余晖融入了暗夜的裙摆,诱惑诡魅。

那朱红,如少年的目光坠入了姑娘的脸颊,娇羞浅笑。

那洁白,如清冽的溪水爱上坚硬的山石,纯净灵动。

花盆占据了一大半的石梯,留给人走的路只剩下窄窄的一条。

可不是,艺术家从来都喜欢牺牲实用性和方便性来实现他们对美的追求。

这么浪漫的窗户,任谁看到了都会喜欢的吧。

想走近了瞧瞧,站在窗户一角的小狗狗开始神经质地叫了起来。

还有摆满了花盆的水池。

和阿史的第二张合影。

帮一对老夫妇照了一张相之后,他们执意要为我们也照一张。

除了那些花花草草之外,这里的墙上门边到处都有一些有意思的小设计,充满了生活的小情趣。

这是商店的主人告诉客人们他家的狗狗很乖很听话,不要害怕。

门框上的布艺小太阳。

是不是和日本的晴天娃娃一个用途?

转角处的七彩风车,等风来。

水井上的小鱼告示牌,告诉大家这里头的水是可以直接饮用的。

就这样走在街头,便会发觉自己越来越喜欢这边可爱的居民们。

因为南法的小城镇们很多其实有些类似,若只有外在,则很容易让大家视觉疲劳而被埋没。

为了能不断吸引世界各地的游客提升自己的名气,每个小镇都会刻意发展其内在的文化特色。

圣保罗·德·旺斯所宣传的便是它的艺术内涵。

许多现代艺术大师,如毕加索、马蒂斯、夏加尔等,都与这座小城有着非常深的渊源。

这座艺术小城里面最为著名的地方莫属梅格基金会的现代艺术馆。

那里面展出着夏加尔、马蒂斯、卡尔达、米罗等人的优秀作品。

但是,想要欣赏艺术也不是非去艺术馆不可,街头就有许多开放着的艺术工作室可以免费参观。

每一间工作室的艺术家都有自己独到的艺术风格。

比如这一家工作室,主打瓷质雕塑,色彩丰富艳丽是它们统一的特色。

通常,在别人家的工作室里拍照算是一个不怎么好的习惯。

毕竟,这些都是艺术家们灵感和点子。

不过为了能更好地记录圣保罗小城的特色,就只好偷偷破坏一下道德限制了。

小城的正中央是一个小小的喷泉广场,这个喷泉的历史也该和这里的城墙一样悠久了。

喷泉里涌出的泉水可以直接饮用,若是游客不多,应是一处幽静的好地方。

喷泉后面的拱门里头是小城的洗衣房,当然现在这里已经早就失去了这项功能。

远眺圣保罗小城时看到的那处鹤立鸡群的建筑便是这教堂的钟楼。

虽然各种先进或精致的钟表已经融入了每家每户的生活,但教堂钟声依旧影响着人们的作息。

每天傍晚当钟声响起时,这里的商店和工作室们便纷纷关门打烊了。

钟楼旁的一棵棕榈树拼命地往天空生长着。

可能希望着某一天能超越钟楼,成为小城的最高点。

总觉得圣保罗·德·旺斯还缺了点什么东西,然后它就出现了。

南法小城的喵星人。

它就这么毫不畏惧地躺在游客的餐桌下面,好像这一块都该是它的地盘一样。

还有一只不修边幅的猫咪。

我的手都触碰到它的小肉垫了,它还是一点反应都没有,只顾着自己睡懒觉。

在旺季里,这里的餐厅总是能挣得盆满钵满。

据说在过去,这些餐厅总是很欢迎年轻落魄的艺术家用他们的作品来换取一顿饭菜。

兴许哪一天,这些年轻艺术家出名了,他们留下的作品也就变得价值连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