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女幽魂》响起就让大脑闪现破败的“兰若寺”,但这个不是啦。
许多年以前,北三环边上的大钟寺有个大的水果批发市场,现在已经搬走了吧;金五星批发市场曾繁华热闹,蓝景丽家大钟寺店那时也算北京上点儿档次的家装家具市场,时过境迁这些都已经归于平淡。
2014、2015偶都没怎么出去,细想一下北京也是大景点多年没重游,小景点就干脆没去过。国庆期间为了避开人海,决定到从没去过的、较冷门的大钟寺一游,结果公交半天不来,看见有到万寿寺的车就上了,原来万寿寺之行才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万寿寺与大钟寺因为“永乐大钟”而产生联系,先万寿后大钟,偶不经意间也走了一趟“永乐大钟”的搬迁之路。
你可知“大钟”不是我真姓!大钟寺其实真名叫觉生寺,大钟只是江湖诨号而已。
觉生寺始建于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由四爷(雍正皇帝)下旨敕建,到雍正十二年(1734年)冬,皇帝希望“振其大觉之道,达夫正觉之旨”,而正式赐庙名为觉生寺,现在山门的“敕建觉生寺”匾额就是由雍正御笔手书。
乾隆八年(1743年),旅游题词帝乾隆将原先安置于万寿寺的永乐大钟搬迁到觉生寺,故觉生寺后又被俗称为“大钟寺”,后来诨号反倒比真名响亮。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圣上下令辟觉生寺为祈雨场所之一,此后皇家祈雨活动一至持续至清末。
大钟寺1957年被北京市公布为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文革”完结后,市政府于1980年2月成立大钟寺文物保管所,1984年11月成立大钟寺古钟博物馆,开始对全寺展开修缮工程,并于1985年10月正式对外开放。1996年,大钟寺(觉生寺)还被国务院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为 “永乐大钟”在此。
来自游记说走就走的大钟寺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