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成都游记

一个月前筹划重庆、成都之行,因提前订购机票折扣比较多,所以,对于想出去玩,手头银子不多的工薪阶层,是个不二的选择。结合没有用完的休假时间,计划游玩周期为期五天。比较携程、途牛和去哪儿旅行网站的机票报价,为了品尝不同地区的美食和观赏异地风光,最后决定走南京-重庆(飞机),重庆-成都(动车)、成都-南京(飞机)线路。

11月10日

11:10的飞机,下午1:30抵达重庆机场,机场很陈旧,抵达后要乘坐接驳巴士到航站出口。沿着航站楼,七拐八拐问了几个人才找到标识不清晰的地铁站。3号重庆机场轻轨站至牛角沱站,换乘2号轻轨到较场口站,轻轨超慢且有噪音,将近20站到解放碑汉庭全季酒店。酒店装饰很新,房间略有味道,窗户是内置式的,感觉通风不好。床是1.5米大床,卫生状况也不错,最关键在解放碑闹市区,出行,游玩和找寻特色小吃比较方便。办理住宿手续住下来已快3点,洗漱后出发,先去著名的解放碑,然后逛周围的商业圈。

解放碑位于八一广场中间,广场不大,被周围的高楼大厦所包围,纪念碑略显小巧。2013年新建的重庆美术馆在解放碑国泰艺术中心,整体造型有点像世博会的中国馆,中国红,极具特色。美术馆观展是免费的,由于临近闭馆,所以匆忙通过安检,进馆参观。整个展馆近万平方米,展厅中间,一条转折的红色钢架楼梯与6楼展厅相连。爬上转折楼梯,在转折处往下看,立体广阔的空间效果,让人感觉进入了“天空之城”。馆内只有一楼侧面的区域开放,国画和版画,展品不是很多。整体感觉美术馆的空间感是一大亮点,通体红色,与常年雾气迷蒙的重庆、周边的环境并不搭调。如果与火锅、辣椒联系到一起,倒也红红红火火,有点唱红打黑的重口味。美术馆整体在高楼林立的都市丛林中过于低矮,偏于一角,视野过于局限,无法呈现其应有的面貌。不论高度还是体量,均无法与周边的摩天大楼比肩,如果刻意寻找,尚需有人指路。

到重庆不吃火锅,等于白来。出来天已近黄昏,解决温饱是大事,按照事先攻略,先去著名的小天鹅火锅店,品尝第一顿重庆之行的地道火锅。小天鹅火锅在解放碑附近的英利大融城六楼,环境优雅。因为是小火锅,所以点了经典麻辣火锅和鸳鸯火锅,吃火锅必须是中辣或者麻辣的,才会放牛油,没有牛油,就很难体味重庆火锅的特色。在大众点评购买代金劵,费用153元,超便宜。

随后逛了重庆百货,时代广场,商场的占地面积不大,十几层的高度,人流量很大,商品摆放缺乏特色,给人感觉有点拥挤。

解放碑后面的青年路是小吃一条街,虽然刚吃过火锅,但在美食面前,实难抗拒。毛栗子,烤鱿鱼,肉串,辣不怕豆花,边走边吃,好像回到多年前的马台街。排队买了半斤毛栗子15元。真味烤串店,买了三串烤肉和两串鱿鱼,烤肉串3元/串,鱿鱼4元/串。一条街上全是食客,大家买好各色小吃,蹲在路边石凳和花坛边吃的大汗淋漓。很多老人拎着面巾纸叫卖。还有拎着暖水瓶里装着豆浆叫卖,买杯豆浆解解麻辣味倒也不错。肚子吃的很撑,但看到辣不怕的豆花,还是花了5元买一碗,叫老板严格按照当地人吃法加上各色调料,享受一下纯正的麻辣豆花,有点咸,但味道很正,一晚上,汗流了干,干了又流,舌尖上留下的只有麻辣。

      为了抢双十一,等到快十二点,实在坚持不住飞行和游玩带来的倦意,倒头入睡。第二天发现中意的商品已经下架,每年都会有遗憾,留待来年的期盼。

11月11日

磁器口古镇。

磁器口古镇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嘉陵江畔,拥有"一江两溪三山四街"的独特地貌。始建于宋代,作为嘉陵江边重要的水陆码头,曾经“白日里千人拱手,入夜后万盏明灯”繁盛一时,被赞誉为“小重庆”。磁器口最早的名字叫白岩场,始于(998-1003年)宋真宗咸平年间,因为这里曾有一座白岩寺而得名。清朝初年,瓷器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为这里的主要产业。

在较场口乘坐1号线到磁器口站,沿着老城墙向前走,磁器口古镇牌坊迎面扑来。古镇沿山而建,镇里的民居古朴,残缺不全的石头台阶记录着历史的沧桑。没有走供游人参观的正门,而是选择了一条游人稀少的小道。去得早,当地的居民还在悠闲的吃着早茶,清理着店面。古老陈旧的吊脚楼,白发苍苍的老人坐在世代居住的老房子门前,雕刻艺人在各色的木料中找寻着把玩件的特点,银匠熟练的敲打着一个个精巧的戒指,陶艺师傅精巧的双手勾勒着陶罐的线条,酱菜的加工摆放在门店前,一个大木桶里摆放着辣椒,大蒜头,还有花椒等调味,店老板用一个长柄铁锹上下剁着,很是壮观。牛轧糖的师傅们举着沉重的木锤敲着变薄的扎糖,木锤有点重量,圆圆的树桩上面箍了一圈铁皮,两个人用木锤交互的捶打,我上去试了试木锤重量大约20斤左右,一个师傅每天要捶打上万下,真的是一个体力活。最为搞笑和运动量最大的还是卖酸辣粉的师傅们,两家门对门,手里拿着红薯紫薯面团,通过漏勺一边挤压着粉条,一边摇着身体卖力的吆喝着,极具特色和喜庆。

酸辣粉全是重庆的特色小吃,有两种口味,一种是山芋粉的,一种是紫薯粉的。张师傅酸辣粉是重庆的著名小吃店,中央台拍摄推荐过的。一碗14元,粉下出来很软,加上酸辣粉独特的调味,口感相当的到位。

陈麻花是古镇的一个传统食品,卖家很多都打着陈麻花字样,有七八种口味,至于谁是正宗的,无解,但味道相差无几,于是选择了一家看似正宗的陈麻花总店,买了自己喜欢的麻辣麻花和咸脆麻花,30元。

长江索道

长江索道是观光重庆山景的一个好去处,两岸距离不是很远,乘坐索道几分钟就到。索道两边是依山而建的高层民居,居民回家乘坐有点像商场的扶梯依山而上,很多陈旧的高层看起来破落不堪,整个城市在新旧中交替。鉴于地势的原因,重庆的民居都是依山而建,多层建筑几乎没有,高层楼间距几乎可以抬头可见,搭块跳板就可以到邻居家吃饭,叫我们这些买高层喜欢楼间距有80米的,感到惭愧不已。

重庆多山路,自行车和电动车不见踪影,公交车,私家车和出租车占满了路面,没有了自行车道,由于车多,也感觉路不够宽敞。行驶在路上的车辆始终在上坡下坡,开车技术在这里是个重大考验。轻轨速度很慢,噪音也比较大,坐在里面可以体会着慢生活。最为搞笑的是,轻轨行走中,广播里还不停的播放,请大家不要大声喧哗,拍照,以免影响驾驶员的驾驶安全。重庆有1、2、3、6四条地铁线,基本满足重庆人的出行。轻轨和地铁的拥挤程度远远超过北京和上海。

位于八一广场边上,一个名叫大队长吧式火锅,独特的文革主题餐厅。服务员身着红卫兵服装,茶缸也印着文革的字样,红油火锅,麻辣里透着香味,牛肉的口感很好,满头大汗的战斗靠近两个小时,舌尖透着麻麻的味道,满足了口欲,但肠胃实在有点受不了。于是晚间决定去吃巴渝山城小汤圆,芝麻馅,配上叶儿粑,缓解了口舌之苦。出门转弯看到大脸鸡排,忍不住又吃了几串烤鱿鱼和肉串,那个美啊。

不到洪崖洞,等于没有来过重庆。洪崖洞位于长江、嘉陵江两江交汇的滨江地带,拥有2300多年的历史,以具巴渝传统建筑特色的"吊脚楼"风貌为主体,依山就势,沿江而建。是游吊脚群楼、观洪崖滴翠、逛山城老街、赏巴渝文化、看两江汇流、品天下美食的好去处。洪崖洞分为纸盐河酒吧街、天成巷巴渝风情街、盛宴美食街及异域风情城市阳台四条大街。游逛洪崖洞可乘坐扶梯或观光电梯达到洪崖洞的任何一层楼。洪崖洞距离解放碑一公里,由于道路不熟悉,跑了一天也有点走不动了,晚上打车10元起步价即到。华灯初上,整个洪崖洞变得生动起来。星光璀璨的洪崖洞算是山城亮化的一个代表作。

11月12日

解放碑斜对面的吴抄手面店是一个百年老店。里面的麻辣、红油和清汤抄手是其特色,15元一碗,买好小票,自己去端,味道不错。可能是百年老店的缘故,整个面店油乎乎的,服务员看起来也牛哄哄的,对客人爱理不理的,充分展示了老店的风范。

吃完抄手,收拾行李,乘坐D5107次动车离开山城,带着舌尖的麻辣结束重庆之行,期待着成都带给我全新的感受。记得当年司徒雷登先生离开重庆说,别了重庆,重庆别了!

根据宾馆服务员的建议,从较场口乘坐地铁2号线到牛角沱站,换乘3号线到龙头寺站。上班高峰时分的地铁站人潮涌动,满眼望去全是黑压压的人群,但人们都比较遵守规矩,排队上车,较之南京地铁,这里可谓人气特旺。好不容易带着行李箱挤上去,到了龙头寺站下,还要再换乘665路公交接驳一站到重庆北站,很郁闷。重庆北站是新建高铁站,整体设计一般。1小时50分钟的直达成都,出站不用检票和通过安检,顿时觉得成都是一个开放便捷的大城市。坐在出租车内,感受着成都,一路畅通无阻,到了奎星楼路的宽窄巷子汉庭店,不到下午1点。成都汉庭服务很好也很耐心,不像重庆人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

宾馆条件一般,算的上是简陋,心里不免有些遗憾,好在居住的这条街是成都人的美食一条街,很少外地游客过来,住在这里也算弥补了住宿的亏欠,满足了口舌之欲。

成都的冒菜和火锅齐名,关于冒菜的起源说法有很多种。说是冒菜的最初起源于汉末三国时期,在西汉时,由于井盐的大量开采和使用,川人“尚滋味,好辛香”的饮食习惯已经初步形成。西汉人左思在《蜀都赋》中就有“调夫五味”,甘甜之和,......五肉七菜,朦厌腥臊,可以练神养血者,莫不毕际”的记载。宾馆旁有家著名的冒椒火辣店,人气超旺,食客如云,90%的是本地吃货。店面不大,100平左右,没有包间,吃货们在外面叫号排队,等待半小时以上翻桌实在是正常不过的。店里摆放了很多小桌子和小椅子,坐在这里好像回到几十年前的小时候在家吃饭的情景,串串0.5元/个,吃完数签子。选了近百根串串,麻辣鹌鹑蛋、一口脆、麻辣兔腰、麻辣牛肉各要一盘,冒菜有干碟,油碟,最为讲究的吃法为“干碟”,即在小碟中放置干的辣椒粉,加上盐,味精等的调料,将锅里烫好的菜在干碟里轻轻一蘸,然后就可以送进嘴里,味道又香又辣,甚为可口。吃完数签子,83串、4个凉菜加上蘸料,109块大洋,爽并便宜。

熊猫是成都的,也是中国的。但熊猫邮局是成都的独一无二的,到成都一定要去熊猫邮局,专程坐地铁去了人民公园对面的一家熊猫邮局,买了熊猫明信片和纪念邮票,邮寄给朋友和家人,这也是来成都的一个独特的享受。

宽窄巷子由宽巷子,窄巷子和井巷子组成,是成都这个古老又年轻的城市往昔的缩影,一个记忆深处的符号。当游人伴着夕阳,望着炊烟,走在黄昏中的巷子里,一种久违的老城区市民化生活的场景一一浮现在眼前。跟着游人漫游了三个巷子,基本上全是游客,即使有本地人也是陪外地客人的。不得不说成都的旅游开发做的很好,古色古香的设计,保留了原有的风貌,但也掺杂着现代时尚元素。集休闲、美食和美景于一体,不落俗套。

11月13日

杜甫草堂位于成都市西门外的浣花溪畔,是现实主义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草堂完整保留着清代嘉庆重建时的格局,总面积近300亩。园林是非常独特的“混“少陵草堂”碑亭合式”中国古典园林。其中大廨、诗史堂、工部祠3座主要纪念性建筑物,坐落在中轴线上,幽深宁静。据说,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年底,杜甫来到了成都,做节度使参谋,住在西郊外浣花溪寺里。杜甫在寺里没住多久,便打起了建私宅的主意。在唐朝,尚没有今天搞房产开发的概念,地皮也不值钱,所以次年春杜甫便在城西七里、风景不错的浣花溪畔,找到了一块荒地开始建房。

   杜甫先是开辟了一亩大的地方,在一株大树下建了一间茅屋,这就是以后成都草堂的雏形。能自己找地皮建房,不论在古代还是现代,没有一定的经济来源和社会关系,谁敢想?果然,杜甫盖房的消息甫一传出,他在朝中做官的高适、严武等朋友便伸出了援助之手。盖房子的同时,杜甫又向各处朋友求供果木树苗,“草堂少花今欲栽,不问绿李与黄梅。”显然,杜甫盖房子不只地皮没有花钱,连美化环境的花草树木也不用掏钱去买,都是他人提供的。

   “有竹一顷”、“乔木参天”的杜甫草堂是破茅草屋还是豪宅别墅?我想李嘉诚的浅水湾别墅也难以望其项背。杜甫有诗为证:“背郭堂成荫白茅,缘江路熟俯青郊。桤林碍日吟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 据已故历史学家郭沫若考证,杜甫草堂的茅草应有三重,这表明屋顶曾翻修过两次:“一般地说来,一重约有四五寸厚,三重便有一尺多厚。这样的茅屋是冬暖夏凉,有时候比起瓦房来还要讲究。”

   由此可见,杜甫当时的生活和经济状况并不糟糕,他的“贫穷”实是后人对他当时生存状况的误会。其《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中所谓“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乃是房顶被大风刮坏后的写实,可我们却误以为他当年的生活很悲惨。

成都的小吃酸辣、香甜可口。担担面,渣渣面,伤心凉粉,甜豆花,黄繆糟,三合泥,三大炮是其代表作,每份5-8元,麻辣,香甜各有各的味道,糅合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成都口味。临行前,在陈婆婆豆腐骡马市店里品尝了毛血旺、酸菜鱼、宫保鸡丁、鱼香肉丝、麻婆豆腐等传统的川菜,味道貌似和南京的四川酒家不太相同。

锦里古镇也是一个纯粹打造供游客吃喝玩乐的地方,远没有宽窄巷子的那样那个令人向往。隔壁的武侯祠穿梭于古代与现代的时光隧道,两篇出师表,一声泪粘襟。诸葛先生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虽有报效知音之恩,但壮志难酬,不知道叫多少英雄泪折腰。

      成都对于我来说,大气干净,绿化率高,道路宽敞,景点设计具有容积美、现代感,与古建筑照顾呼应,将旅游、休闲和美食相融合,值得很多旅游城市学习。成都人对待旅游者的态度很热情,有着大城市的包容和热情。少了山城人的冷漠。成都唯一遗憾的是地铁线路太少,导致出行完全靠公交和出租,人奔走的有点辛苦。成都的麻辣较之重庆多了一些香味。

带着一身疲惫和满嘴的麻辣飞回南京,陡然间,亲切感顿生,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