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们在大学时期就在其他国家打工旅行与来自全世界各地的大学生互相交流,体验其它国家独特的文化,对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是非常有帮助的。而且很多学生体验三个月工作旅行项目之后,口语有极大的提高,熟悉了美国的工作环境,而后面一个月的旅行时间可以让你去领略美国的自然风景以及参观大学体验学术氛围。毕业以后那些适应的学生大多数都申请了这边的工作或者学习签证。这仅仅只是一个给你看世界的机会,而不会纯粹赚钱或者旅行,一切的收获都在于你们自己如何去看待这个过程。
当我完成两期项目之后,我特别能理解她说的一切。当一个对世界充满幻想的年轻人,因为物质或其他方面的原因,不能跟随自己的内心去探索世界,不能追寻自己想要的方式去生活,只能按部就班的跟随传统地、刻板地方式去度过自己的一生,这难道不是一件悲哀的事情吗?
有人说壮游世界需要钱,不全然是这样,年轻的时候你可以出去读书、志愿者、打工旅行。只要你想,总能找到属于你自己的方法去实现自己的梦想。难的不是出来,而是出来之后面对的孤独。你需要独自面对一切问题,你会失去安定的生活方式,然后过上近乎流浪的生活。
后来当我们决定做个团队在国内致力于工作旅行的创业时,跟美方那边员工聊了很多。我还记得有一个华人工作人员问我为什么想做这个行业,我当时这样回答的:“对于你们而言,这只是一个打工旅行的机会。但是对于身在中国底层渴望出去壮游世界的学生来说,这意味着希望。如果能有一个凭借自己的双手不用向父母要一分钱就能出去的机会,我们会为之疯狂。可能这样的经历不会改变我们的命运,但是它能让我们在对世界还没有完全失去好奇心的时候,让我们看到一个真实的自己。”
当飞机在香港降落的那一刻,我问了自己很多遍,这一趟旅途对我来说有什么意义?
如果非要说有什么意义的话,那就是。
我找到了心目中那个小小的追梦少年,不再畏惧背起大大的行囊走向远方。人生短暂,这精彩的大千世界教会我的,是开始珍惜平淡生活中的每一天。
来吧,如果你也愿意。
就让我们一起浪迹天涯。

最艰难的不是工作累不累,而是有时候想要放弃成长的感觉。记得刚做完schedule的时候,室友就跟我说如果真能完全执行下来,那这个summer的收获就大了。那段时间,工作结束之后,一个人在寝室对着电脑背ESL的素材,一遍又一遍的不断重复。幸好我的室友小明也特别努力,每天他就在抱着法语单词和语法在记,他坐在门外的草坪,我就坐在寝室。这样相互鼓励着,倒也觉得不是那么的苦逼。偶尔背到实在想放弃的时候,我就把李宗盛的《跟自己赛跑的人》放出来单曲循环,一遍一遍跟着唱。每一句词仿佛都戳进心中,有时候就想起了自己那些荒废的时光。三年高中的不争气换回现在这个二流大学,四年大学时光的虚度才导致如今的处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