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右半边的溪流

后来抬头才突然发现面前是一座土楼想必这就是朝阳楼了。

因为被土楼吸引的我们并没有去驿站,直接右拐走进这段鹅软石小巷。

小巷右手边的小屋也就是我们在小桥上看到的这间,是这里的私塾,黄国梁就是在这间私塾读书的,这里的老人说他们小时候也还在这间私塾里读。

门匾额已模糊了

登上小石阶看到的私塾屋顶,已是破败之态了。

小巷左边是就是朝阳楼的基座,有数米高。继续往前走着就是黄国梁的出生地——朝阳楼了。也许你会以为这栋土楼叫”世大夫第“但其实这只是它的外环。

朝阳楼

时间:始建于明朝

费用:不收门票

特点:有内外两环,内高外低,不大多数不同的是这座土楼呈“凸”字形。

类型:“双叠楼”或“雨伞楼”

作用:黄国梁的出生地、也是黄家七子后来招待宾客的地方。

门外有三对旗杆石。下面的浮雕几乎被盗走,如今看到的是后来修复的。

外墙的上方,这是当时的阳台吗?……楼墙以青砖镶砌

门前有只小黄狗,在我们犹豫进不进去的时候突然转身,似乎再说”进来吧“,我们也就有胆进去一探究竟了。进入大门后看到的是内环大门上方写有“朝阳楼”。

阿伯很朴实,边砍柴边跟我们讲古,又热情好客,问我们要不要喝茶水。

我们问他

-”砍柴做什么用?“

-”砍柴烧水洗澡啊“

一进入大门就听见有敲打的声音,沿着声音传来的方向走去,也就是正对朝阳楼的左手边方向,就看到一阿伯在砍柴。

阿伯告诉我们,这里仅剩他们这家。生活很拮据,环境很简陋。我在阿伯家门口拍了这几张照片。

老旧的灶台、大木桶,两层之间简陋的木梯、还算近代的橱柜、老式电视等等

充满好奇的我绕着土楼内走去,一阿婆抱着木柴走来

这种土楼当时应该是有钱大户人家的土豪楼,这是外环的另外一半圈。这半边稍微比较好一些,但很明显已经鲜有人行走杂草丛生。

内环的“阳台”

外环的二楼

内环的里头。两层。老人说外环有36间,里环12间,大体还是很完整的。

火红的过年门联显得格外醒目。外环两层,家家户户都贴有门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