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两段徒步过程中,每每遇到指示牌,
都要凑过去看看走掉了几分之几,还剩多少米,
就这样慢慢地走着,走一走歇一歇,甚至基本都是被后面的游客超过的架势,
但,也还是坚持了下来。
偶尔走在树荫里时会有些感觉冷冷的,
但当太阳晒到身上的那刻起,便觉得温度刚刚好。
Lily 和我 15:30 走出景区,出来时再次走那条通道,
顿时觉得好香好香,好像每个摊位上的美食都很美味。
于是,买了牦牛烤肉串,和一种忘了名字的饼来充饥。
也不晓得是因为饿的还是怎么的,觉得牦牛肉串是真的超级超级好吃。
一边吃着一边回到藏族小伙的车上,
因为拼车的两位还没有出来,所以就在车上一边休息一边等她们。
景区门外的停车场很简陋,没有车棚之类的,而下午三点半的太阳依然火辣辣。
等待的过程中和藏族小伙聊了起来。
小伙长的皮肤黑黝黝的,显得长相老了些,
但我估计比我们要小一些。
小伙告诉我们:迪庆的藏族和西藏的藏族不太一样,
虽然都是藏族,都说着藏语,但两边的藏语也无法沟通,
也就只有西藏那边的几句藏语问候语能够听懂,
原来,少数民族的语言也和汉语一样,存在着不同方言的形式呐。
而,让我最吃惊的是,小伙说迪庆的藏族有着这样的传统:
家里只有最大的孩子能留在家里继承家业,不论是长子还是长女,
然后后面的孩子,就要出去过生活,不论是女儿还是儿子。
第一次听说这样的文化,还蛮好奇,
甚至还和小伙讨论,那万一A家的大女儿和B家的大儿子恋爱了,那要去哪家啊?
是不是小儿子也可以嫁去别人家啊
之类的问题讨论了很久,一直到18:00才看到拼车的两人从景区出来。
不过香格里拉的晚上六点,天依然很亮。
回去的路上,困困地,打了会盹,我想多半是因为徒步消耗了太多体力。
偶尔醒着的时候,还看到路边有个少数民族的农妇在路边拦车,
然后小伙停下来,问了她要去哪,然后把她载到目的地放下,也没有收取费用。
很明显彼此都不认识,而农妇大概是干完农活要回家,很自然地在路边拦车,
而小伙也是很自然地顺风车载他,
突然就觉得这儿就是香格里拉啊,如此淳朴的民风,实在是太让人惊喜了。
果然是香格里拉呐,这儿的景美,这儿的人心肠都这么美好。
小伙又把我们载回古城广场,还问我们晚上要不要去藏民家参观,
可以参加晚上八点的篝火晚会,他可以载我们过去,绝对比古城内的藏民家更真实。
心里很想去的,可是徒步完实在很累,很想回去躺着休息,就没有应答。
广场边很多摊位在卖烤肉串和酸奶,
因为惦记着之前出景区时吃到的很香的牦牛肉串,于是又凑过去买了些,
依然好吃,可是觉得没有景区的美味,
果然,吃东西也要看天时地利人和,记忆中的美食更加诱人些。

香格里拉,下午六点,天依然很亮。
回客栈的路上,经过这一片施工现场,
那被火烧掉的古城难以再现,每次进出路过这,也是颇多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