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上,迷迷瞪瞪睡不着了,推窗第一眼,看到Ama Dablam,一座6812米高的雪山,放眼亚洲以外的其它地方,这个高度足以使其傲视6大洲,然而在亚洲,在萨加玛塔国家公园里,这个高度实在是算不得什么——珠峰、洛子、卓奥友、马卡鲁等几座八千米级的大哥大矗立在这里,还有像努子、Pumori等几座七千米级的兄弟们伴其左右。然而就是这座看似不起眼的Ama Dablam,却是当地人眼中的神山,也是一路上陪伴我们时间最长的雪山,不同的位置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光线下,它所呈现出的色彩,姿态各不相同。“山不在高,有仙则灵”这句话用在Ama Dablam上恰如其分。


天空只是短暂的放晴,太阳又马上躲进了阴云中再不肯露出一角,万事开头难~~~以往的经验告诉我,在冬季的山里,这样的天气不会持续数日,一般都是三两天阴云,三四天晴天。当我们到达EBC的时候,幸运指数到达极致,两天风和日丽,晴空万里,萨迦玛塔的问候来的正是时候~



尼泊尔山区和城市内随处可见的白塔,佛眼的颜色各不相同

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光线,同样的Ama Dablam,给我不同的感悟。



对雪山的偏爱,使我热衷于拍摄记录仰望它们,然而想拍出山魂的感觉太难了,明知自己阅历不足,深度不够,有的只是对雪山的敬重和痴迷。

我始终相信山是有灵魂的,这与他的高矮无关。珠峰的傲,冈仁波齐的神,梅里的锐,贡嘎的广~而在EBC的路上,Amz Dablam6812米的海拔虽不算高,但却是夏尔巴人心中永恒的神山。

Ama Dablam的峰顶随着夕阳西下不断变换着它的色彩,而山腰间的云,始终环绕不去,有一种飘渺虚无之感

图片右边最高的山间就是世界第五高峰马卡鲁,它斜前方的小尖峰就是Island peak(海拔6189米的岛峰)本打算此行攀登这座6000米级的雪山,因天气原因最终放弃,安慰自己,山太多了,永远也爬不过来,看一看就好啦~留着国内雀儿山吧,做人要知足

在平台上最后一张夕阳的片子,照片只是一个简单的记录,永远无法代替我的感受,只有真正站在那里,才会明白天地万物且有灵性,自然有大美而不言

那夜百无聊懒,屋内火烧的太旺,有些燥热,出门深吸口气,仰望星空。“我操!” 银河从Ama Dablam正后方贯穿穹顶,这里的银河让我想起了在阿里北线在措勤陷车的那一夜,只是这次的星星更密更亮。

同一座山,昼夜交错间展现着不同的美——白天时坚韧,深夜时璀璨。

第二日醒来,由于屋外温度在零下二十度左右,屋内零下五度,窗户上结满了冰晶,像极了放大的雪花。整个村庄被几座七千米左右的雪山环抱其中,静谧中露着一股世外桃源的仙气〜

经幡舞动下的 Amz Dablam


半路遇到的伙伴,行走在山间。真切的体会到“山到高处人为峰”的意境。没有比人再高的山,没有比脚再长的路。

在自然面前,人是如此的渺小,却又如此的坚韧与勇敢。登山并不是为了征服,而是为了超越,超越自己。

我的背夫,人很好,下山路上执意背着我的相机包和三脚架。我英语说的跟拼音差不多,他的英语说的比拼音还惨,我俩基本全靠手语和精神上的交流,在我俩身上具体的表现出了世界大同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