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结束了海牙的博物馆之旅,我继续坐火车来到了荷兰第二大城市鹿特丹。

鹿特丹是一个命途多舛的城市。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鹿特丹几乎被全部夷为平地。

1940年5月14日,德军对鹿特丹进行了毁灭性的狂轰滥炸,整个市中心和东部广大地区完全被破坏,包括建于15世纪的圣劳伦斯大教堂在内的许多公共建筑物被炸成一片瓦砾。只有市政府、邮政总局、股票交易所、波伊曼斯博物馆等建筑残留下来,幸免于难。而在德军即将战败的1944年秋季,他们在撤退时大肆破坏城市设施,约40%的码头设备遭到破坏。

战后的鹿特丹可谓满目疮痍,但是鹿特丹人准备从头开始,重建这个曾经的欧洲第一大港,重现鹿特丹往日的辉煌。

经过几十年的重建,今日的鹿特丹已经焕然一新,林立的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和干净宽阔的街道标志着鹿特丹的涅槃。

可能是因为新建的建筑不需要向任何的既有旧建筑妥协,所以建筑师可以尽情发挥想象力。正因为如此,鹿特丹才因此称为了现代建筑的试验田吧。

火车刚在站台停稳,我就被鹿特丹的新中央火车站惊艳到了。新车站的建筑风格十分现代化,车站穹顶的褶皱给车站提供了一个宽敞的候车空间,而穹顶的木质材料则减轻了跨度巨大的穹顶的压迫感。

车站前立面选择了一个十分现代化的角状设计,这个形状仿佛一艘大船的船头,直插天际。这也暗暗贴合了鹿特丹作为欧洲第一大港口的特质。

车站前方和东侧是密布的Tram网络,错综复杂的Tram系统在这里交汇,星罗棋布但是又有条不紊。

鹿特丹的主城区并不大,走路就可以从火车站到达大部分的景点。

车站的东侧,是一幢十分著名的建筑--Delftse Poort (Delft Gate Building)。这是欧洲最高的办公楼,始建于1989年,并于1992年完工,总造价1.1亿欧元。现在是ING集团下属荷兰国家保险公司(Nationale-Nederlanden insurance company)的所在地。

抬眼望去,目所能及的无一不是设计新奇时髦的现代建筑,比如下面这座有着波浪形外立面的住宅。鹿特丹二战后迫切的重建需求,吸引着来自全世界的才华横溢的设计师们,前赴后继的为这座等待涅槃的城市规划着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