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是8天之行的最后一天,铁师父在我们休息之前特别提醒我们第二天要去呼伦湖,让我们可以准备一双不防滑的鞋子去感受下冬季的呼伦湖。那一下我们就猜了个七八分,看到又可以以天为被、以地为席的享受纯天然的溜冰场了。

到了呼伦湖之后,虽然我们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但是依旧还是被呼伦湖冬日的姿态所惊到,凑近一看错综复杂的裂纹让人有些心慌,这冰层能支撑住我们这一行人么?

不过从踩踏到用力蹦我们都试遍了,那湖面也只是静静的美丽,没有一丝声音。这是只有呼伦贝尔的冬季才会有的美景,满眼忘去无边无际的冰层,铁师父变戏法一样从车里拿出了2个滑板,缓缓开车拖着滑板前进,一行人中最小的孩子笑声就没有停过,那种无与伦比的快乐我能感受的到。

虽然有点“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感觉,但是没有孤独、没有凄凉,阳光照射在冰面上在被温柔的折射出来,那种感觉舒服的让人恨不得就这么一直走下去。

来到我们这一次8天行程的倒数第二站,其实心里是非常舍不得的,孩子也可以感受到这样的不舍,所以看到如同童话屋里的走出来的扎赉诺尔猛犸博物馆时并没有太大的兴奋。倒是我们这些大人在眼球看惯了白色之后突然看到这么颜色丰富的建筑觉得精神一振。

我个人对一些文化遗址之类的到没有什么很大的爱好,不过在经过扎赉诺尔历史文化厅的时候倒是看见了猛犸象装架骨骼标本、东北野牛头骨化石、鲜卑墓群出土马形金饰、双禽交颈纹铜饰牌这些只在书上看到的东西,这里和大家分享分享,或许会有人能从这些沉睡了无数年的骨头上看到不一样的情绪。



参观完扎赉诺尔猛犸博物馆,我们一行人聊起美食的时候,铁师父建议我们一定要尝一尝满洲里的羊肉,于是找了当地一家很有特色的炭火烤羊腿,和我们在上海吃到羊肉真心不一样,外焦内嫩、肉质爽滑,香气四溢,确实是难得一见的美食,冬季的羊肉都会比较肥嫩一些,倒是合了我们这些不爱咀嚼的人的口味。

如果问我满洲里必去的地方在哪里,我肯定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国门和套娃广场,套娃广场集中体现了满洲里中、俄、蒙三国交界地域特色和三国风情交融的特点,尤其是那一个长睫毛娃娃,虽然看着有点恐怖,哈哈,但是确实让人映像深刻。

而作为一名中国人相信国门的意义不是用言语可以三句两句说得清的。

还没有从强烈的民族意识里走出来,我们就踏上了回程的路,po一张合影,大家可以猜猜照片里哪一个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