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埃德蒙德•希拉里(Edmund Hillary)和夏尔巴人丹增•诺尔盖(Tenzing Norgay)作为约翰•亨特(John Hunt)英国登山队的成员首次登顶珠峰,在此前曾有13次攀登尝试,其中一些近似疯狂。
1934年,脾气古怪的英国退役陆军中尉埃德蒙德•威尔逊(Edmund Wilson)酝酿了一项计划,从英国亨顿(Hendon)驾驶他的舞毒蛾式飞机(Gypsy Moth)直飞喜马拉雅,上到珠穆朗玛一半时着陆,然后独自攀上顶峰,他之前从未有过登山经验(以及边际飞行知识)。不用说,威尔逊的失败同样引人入胜。飞机被英属印度政府扣押,然后他乔装打扮长途跋涉来到绒布寺,并决定独自冲顶。威尔逊在第三营地的某处失踪,尸体和日记被后来的登山者埃里克•辛普顿(Eric Shipton)在6400m处发现。
第二位试图从西藏一侧单人冲顶的伙计来自加拿大,然而尸身遗弃在7150m处。
从1921年至1938年,所有试图攀登珠峰的队伍均来自英国,并且是从北坡(西藏一侧)沿着1913年伪装成藏民的约翰•诺埃尔(John Noel)所勘测的线路攀登。其间,珠峰吞噬了14条生命。
可能最著名的早期登山者是乔治•马洛里(George Mallory)和安德鲁•埃尔文(Andrew Irvine,年仅22岁),在云彩把视线遮住之前,有人还看到他们在7800m处有力地向上攀登。他们的死因是个谜。直到1999年5月,一支美国登山队才发现了马洛里的尸体。重现理论认为,他们两人或许在希拉里和诺尔盖之前20年就已经登顶了。2005年,一支调查队伍被派去搜集证据,耐人寻味的调查结果公布在www.everestnews.com网站上,支持了马洛里登顶的说法。正是这个马洛里,当有人问到他为何要去攀登珠峰时,他说了那句著名的话:“因为山在那(Because it is t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