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查:鳌山之巅有座以太白山特有的砾石和红杉木建造的庙宇,名“白起庙”,庙内供奉着一尊横眉仗剑,威风凛凛的武将神像,他就是战国时期秦国大将白起。因何在这高山之巅有座白起庙?这还缘于一段古老而传奇的故事。
白起,战国后期著名军事家。战国时期,七国争霸,烽烟四起,白起从军后作战勇猛,屡立战功,在秦国军队中初任左庶长、左更。秦昭襄王十四年(公元前293年),秦国军队与魏、韩两国联军激战于伊阙,白起以避实击虚、先弱后强之战术,歼韩、魏联军24万,遂升任国尉、大良造等职。此后,白起率秦军多次与韩、魏、赵、楚等国交战,取城70余座,后擢升为秦军主帅。秦昭襄王二十八年(公元前279年),白起率军攻楚(史称鄢郢之战),破楚郢都,逼楚王迁都,因功再次升为武安君。
白起善于打歼灭战与攻城战,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以寡取众,取胜如神”而战功显赫,为秦统一六国建树不朽功勋。但白起杀戮无度,攻楚时以水淹郢都而伤及无辜百姓数十万;秦昭襄王三十四年(公元前273年)与赵国长平之战,大破赵军,他竟下令坑杀赵军降卒四十万。原来这队弃甲壮士均为白起将军旧部,他们祖籍鳌山,曾追随白起南征北战,东讨西杀,逐鹿于燕赵,鏖战于荆楚,流血牺牲,出生入死,出征时数十鳌山子弟如今却剩无几。他们崇敬智勇双全的白起将军,为这位昔日横扫六合,战功显赫的一代元戎惨遭如此下场而悲恸!他们悲愤填膺,弃甲回到了鳌山下。为了告慰将军英灵,让世人铭记这位征战沙场,功勋卓著的一代名将,便决定在这人迹罕至的鳌山之巅为白起将军勒碑修庙,让将军英灵在这巍峨的鳌山之巅永远遥望秦川大地。
这些白起将军旧部们怀着崇敬悲愤的心情,来到鳌山之巅,忍受风霜雨雪侵袭之苦,伐树锯板,搬石砌基,经过多日劳作,一座以太白山砾石为基,红杉木作墙覆顶的白起将军庙便矗立于鳌山之上,他们又用上好的红杉木雕刻了白起将军神像安置于庙内,焚香祭祀。灵位上书“武安君之神位”,门楣悬匾“白起庙”。一年后,他们又铸一高大铁碑立于庙前,以记念白起生前的丰功伟绩。
在二千余年的沧桑岁月中,这些白起将军忠实旧部的后裔们,每年夏季相约上山,修整庙宇,供香祭祀,使白起将军庙香火一代代传承下来,也成为鳌山上的一大景观。

白起庙(风石称为“石房子”)

现在的白起庙根本没有资料中提到的红杉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