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路返回,我在主街上发现一家古旧的文具店,店里那些精致的贺卡、书签、信笺,总算让我明白了“纸艺”的含义。不过最让我迷恋的还是那些五颜六色的火漆印章,女老板演示了用法——取一条彩色蜡条,用打火机烧,等蜡油在纸上滴成一团,迅速像研墨一样用蜡条把蜡油摊开成小小圆形,然后用黄铜印章往上一盖,大功告成。这个过程实在太古典、太有腔调了,顿时让我想起那些HBO或者BBC的古装剧,红衣主教用手上硕大的戒指往下一按,密信的封口处就多了一枚殷红如血的火漆印章……

女老板说,她们店里的印章和蜡条都是科尔托纳当地手工制作的,我挑了一枚玫瑰图案的印章,加一袋三根不同颜色的蜡条套装,花了40多欧元,心下颇为自得——这份遗失已久的古典情怀总算让我在托斯卡纳的小镇上找回来了!结果回国上淘宝一看,得有好几千家店铺都卖火漆印章……

顺便跟老板打听了一下,如果徒步下山走到火车站大概要多长时间?“40分钟吧!”我们一想,这时间也不长嘛,刚刚3点半,干脆一路走下山去,正好能赶上4点20的火车,沿途还能欣赏托斯卡纳田园风光。

事实证明,这绝对是我们此次欧洲之行做过最错误的决定——从山顶的科尔托纳小镇到山脚下的火车站,沿途全是橄榄园,如果从橄榄园中穿行,取直线下山,确实40分钟就能到达。但我们人生地不熟,生怕走错路,只敢沿着上山时走的行车道原路返回,生生走成了“之”字形。车道两旁种的全是托斯卡纳标志性的细长柏树,美则美矣,根本不能提供任何阴凉,路边别说商店了,连个人影都见不到,我们完全没有准备,身上一滴水都不剩。这可是意大利8月中旬的下午啊,气温少说也有40度,什么叫“托斯卡纳艳阳下”,我们可算实实在在体会到了。只觉得浑身像要着火,汗水还没流下来就已经在皮肤上蒸发,这段下山路生生走了一个半小时,到最后只觉得眼前发白,都有上甘岭的感觉了。

更杯具的是,周日下午,山脚下的现代小镇所有店铺都关门,别说买不到水,连个问路的人都找不到。数次走错方向,我们才终于遇到一对在街心花园闲坐的年轻夫妇,能磕磕绊绊说几句英语,告诉我们,火车站就在不远处。

看到火车铁轨的那一刻真是眼泪都快掉下来了,还好,我们顺利买到5点20回佛罗伦萨的车票,8.9欧一张。坐在空空荡荡的车厢里,此刻我最怀念的就是德国列车上那一声声贱兮兮的“Cappuccino~~”,要是“矿泉水方便面袜子扑克牌”就更好了!!!

6点半钟,火车刚在佛罗伦萨的月台上停稳,我们就疯狂冲向最近的自动售货机买了两瓶可乐,一口气灌下去,觉得整个世界都重新恢复了颜色。月台上的饮料价格要比小店里贵很多,但这会儿哪还能在乎这个,再渴下去要出人命了!

回酒店的路上经过帅哥小店,意外地发现他竟然还在埋头工作!这可是星期天的晚上7点钟,连Luke都被感动了:“上哪找这么勤勉的意大利人?!好吧我同意你再去买点东西……那哥们儿确实太帅了……”

我在店里眼花缭乱地挑首饰,Luke在一旁跟帅哥聊了起来。帅哥英文一般,夹杂着大量意大利语,不过基本沟通还是没问题的。Luke问:“你是佛罗伦萨人么?”帅哥很不好意思:“这城里哪还有佛罗伦萨人,我是撒丁岛的……”Luke又说,我老婆爱死你店里的首饰了,你看,她天天都来。帅哥只是害羞地嘿嘿笑,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愣了半天,然后拿一张印了小小火漆印章的毛边纸卡片给Luke:“这是我的名片,我在佛罗伦萨还有一家分店……欢迎去看看……不过那个很小啦,还是这间比较大……嗯嗯……其实就在这里选就行了,那边东西挺少的……”

太逗了,这帅哥的木讷劲儿完全颠覆了我对意大利男人油嘴滑舌华而不实的印象——不过,他也是此次欧洲之行仅见的一个,其他意大利男人还是挺符合电影和小说里的形象的。我开心地挑了半个小时,又买了两副耳环,其中一副就是店里招牌的树脂巴洛克款,我选了大红色的,一结账,还是不到50欧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