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时刻小伙伴风尘仆仆的出现,吃货聚齐正式开吃。

开始插播各色吃食,我索性一次弄完,后面不再赘述了。想看吃的同学们,请关注这里!

一众吃食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下面一盘子绿乎乎的“饺子”,问了才知道这是当地特色,叫做清明果。每到清明时节,随便走到婺源哪个村、哪条街甚至哪一户,都可以看到这种颜色青绿、天然清香、看起来像饺子的特色小吃。据房东大婶介绍,清明果的制作流程较为复杂,要把一种叫做野艾的野菜水煮后揉入面粉,再和糯米、籼米粉在面盘里搓成面团,填入用腊肉、猪肠、冬笋等和野艾拌好的馅,最后捏合包好后放在竹筛上蒸食而成。大婶还介绍说,清明果因为主要原料野艾在清明时节长势最旺,也最易采得而得名;也有人说此果是因过去用于清明时节纪念和怀念逝者而得名。野艾有一种浓郁味道,看起来像葱,吃起来也有点像葱。果皮有韧劲有嚼头,而且不会吸收菜馅里的油,一口咬下去时,咸香满口。

听了那么多介绍,早忍不住了,一口吞掉一个,味道……呃,很怪。

这就是前面说过的荷叶包红鲤鱼。具体怎么做的哥就不知道了,也木有打听。总之味道还不错。这道菜基本是来婺源的必选了。

农家炖土鸡。一只土鸡100大洋,还真不是一般的贵。决定吃鸡后,大婶就会去后院找只肥鸡,当场拔毛剁了炖一盆鲜鸡汤。不过,打死哥也不信那老大一只鸡只能做出这么一小盆肉,原本朴实的当地居民已经越来越像奸商发展了。好在这不足量的一小盆也够我们四个大快朵颐,就不计较了。

在婺源农家吃饭,除了红鲤鱼和炖土鸡是必点,其他大多都是游客直接进厨房根据当天房东采到的野菜自己点的,素的10-15大洋一盘,加肉25-30。春笋清明正新鲜,所以也是每顿必点。哥把吃过的都贴出来给大家看看色相,大家酌情HIGH吧(素菜贝勒哥完全记不住都是啥了,荤的主要吃过小河鱼、黄蜡丁和大肥米粉肉……)。

酒足饭饱,开始期待后面的旅程。可惜当天天气不是很好,天色灰了吧唧的,拍出来的照片都有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阴郁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