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首站——泉州成洲老工业区改造的创意产业示范园区领SHOW天地,由泉州土著小伙伴倾情推荐。类似的景点还有源和堂(鲤城区新门街350号)。其前身为成洲老工业区,由38幢旧厂房改造而成,主要规划建设“创意办公区”为核心功能区,打造国家级广告创意产业示范园区。
拥有大批酒吧、产业园、私房菜等等,适合丰富年轻人的夜生活。
好玩儿的伙计们满可以上这儿消磨时光。
地址:泉州市丰泽区刺桐南路与泉秀街交叉口
交通:2路,2路夜班,8路,24路,k301路,k604路公交
参观时间:不限
票价:免费
P.S. 俺去的太早了,大部分商店还未开始营业,呜呜呜,只好带着些许遗憾先行一步,下一站,真武庙。
领SHOW大门处乘坐8路车,现代广场站下,步行往前200米左右,再往右手拐进一个大巷子中就到了。地方有点偏,耐心找找看。
地址:泉州丰泽区东海镇法石村石头街
参观时间:1小时
票价:免费
还没到下一个目的地,真武庙外我就先看到这种奇特的房子了。它奇特在哪儿?容我卖个关子先。
回到现代广场站,继续乘坐1路车下堡站下,或8路车格林公司站下,往南步行1公里进入蟳埔村。
这个路我找的也是辛苦,网上大都对此语焉不详。咳咳,我来详细说明下:公交站下车后,十字路口往南,通过一个七扭八拐的小巷,进入蟳埔村。如果不确定的话,看地上有没有海蛎壳的垃圾堆就知道了。
进村第一步,往左拐!往右是新建的大片居民楼,别问我怎么知道的。
蟳埔是泉州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重要港口。两大特色:第一,蟳埔女盘头插花,戴丁香耳坠,穿大裾衫、宽脚裤,她们和惠安女、湄州女一起并称福建三大渔女。第二,别具特色的民居“蚵壳厝”。
看到老婆婆头上的盘花了嘛。
很多簪花围都是用应季的小朵鲜花扎成整齐的花环,有红、黄、白、紫等不同颜色,就像是头上顶着一个“小花园”。也有些不戴簪花围直接插花儿的,簪花围也有不用鲜花用绢花的,颜色更加丰富。
蟳埔女人头戴“簪花围”这一习俗的起源,众说纷纭。一说是源自宋元时代遗留下来的阿拉伯人的风俗,也有人说自汉代中国就有这种风俗,并举了历代的相关诗词来论证,比如泉州地方戏曲高甲戏《桃花搭渡》的唱词中就有“四月围花围,一头簪两头重”的字眼。
闽南话中,厝乃房屋之意,蚵就是海蛎。当地人拾蚵壳拌海泥筑屋而居,建起一座座蚵壳厝,无意间成就了一个建筑奇观。“蚵壳厝”的建筑形制同传统的闽南红砖厝,花岗石的墙基,上下红砖砌方框、窗框,红白相间、鲜艳古朴闽南红砖厝风格鲜明,民俗气息浓厚,蚵壳厝与之不同的就是这蚵壳的墙表。将大而中空的蚵壳垒砌在墙面,墙里隔绝空气多,这样的墙冬暖夏凉。闽南的海风里具腐蚀性的盐分,也奈何它不得,长年累月的风雨还将它们洗刷得格外明丽。
这几张是我在村里转悠一小时拍到的仅存的比较完整的蚵壳厝了,很多老房子已经拆掉,没拆掉的也急需要修理保护。如果没有一定措施对这边老房子的景观进行修整,恐怕若干年后就看不到这神奇的“蚵壳厝”了。
天色很快暗了下来,似乎快要下雨了,我急匆匆来到村子以南的丰海路上。这里停泊着大大小小的渔船,从此以东几公里外就是泉州湾。
有三件小事需要记一下,一个是我征求村里的姑娘和阿姨能否给她们拍照,但是人家都很害羞的跑掉了,所以没能拍下簪花围的细节。不过这是一个基本的礼貌问题,毕竟偷拍可不好哦。
第二个,村民们好热情,各种给我指路,得知我需要上厕所还提供自家厕所,告诉我这边完全没有公共卫生间。
第三个,海鲜便宜新鲜,可以直接买回去自己做呀。
(图源网络)
参观完蟳埔村后手机就没电了,接下来洛阳桥和博物馆的参观只好从网上借了两张图给大家,权供参考。
咱们大泉州的洛阳桥和安平桥都是上过教科书的(骄傲脸~),洛阳桥原名叫做“万安桥”。北宋泉州太守蔡襄主持建桥,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桥长834米,宽7米。作为中国现存最早的跨海石桥,其“筏型基础”、“种蛎固基法”,是中国乃至世界造桥技术创举,充分显示了中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非凡智慧。
地址:泉州市东郊洛阳江上
交通:19路公交车桥南站下
参观时间:1小时
票价:免费
洛阳桥建成后,人们给它总结了三个绝妙的特点.称为“三绝”,一是工程艰苦浩大;二是《万安桥记》简洁;三是碑石、碑字艺术精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