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彼得大教堂(Basilica di San Pietro in Vaticano):其标准名为圣伯多禄大教堂,圣彼得为英语的俗译。由米开朗基罗设计,是基督教大公教会(天主教会)的教堂,大公教会教徒的朝圣地与梵蒂冈罗马教宗的教廷,教堂呈罗马式建筑和巴洛克式建筑风格,位列世界五大教堂之首。教堂圣地有严格的着装要求,严禁穿短裤、短裙或过于短小的上衣。女性不可裸露双肩,男性着装要稳重。开放时间:7:00-19:00;圆顶参观:8:00-17:45。

登教堂正中的圆穹顶部可眺望罗马全城,需要花5欧元买票,也可以花7欧元坐电梯上去,即使是坐电梯,还是要爬三百多级台阶才能到达最高点。在圆穹内的环形平台上,可俯视教堂内部,欣赏圆穹内壁的大型镶嵌画。其中比较著名的有米开朗基罗“哀悼基督”的雕像等。登顶的入口在面对教堂入口的右边。旁边还有个可以寄包的地方,里面有免费的厕所。登顶有人数限制。

大教堂共五扇门,最右边的一扇是圣门,只在每25年的圣年里打开一次,门两侧分别视察丽满(左)和右边的君士坦丁(由贝尔尼尼创作)的骑士雕像。教堂里最著名的是米开朗基罗的作品《圣殇》(Pieta)—位于南侧廊边上的第一个小教堂里:圣母玛利亚怀抱着死去的耶稣,1972年这尊雕塑被毁坏,现在已经用防弹玻璃保护起来。圣母玛利亚怀抱着死去的耶稣痛苦哀悼。作品中的圣母被刻画成一个容貌端庄秀丽的少女,因为米开朗基罗认为圣母玛利亚是纯洁崇高的化身,所以必须永葆青春。据说完成这尊雕像时米开朗基罗还是一个毫无名气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当时人们看到这座雕塑时都认为是某位大师的杰作,米开朗基罗一气之下就在圣母玛利亚的腰带上刻上了自己的名字,而它也因此成为米开朗基罗唯一署名的雕塑作品。

教堂正中,十字架矗立在主祭台上,祭台上方是贝尔尼尼设计的青铜华盖(baldacchino)。华盖由四个螺旋形的圆柱撑起,并用万神殿的青铜铸就。华盖笼罩教皇祭坛,而教皇祭坛之下则是圣彼得的陵寝。教皇是唯一允许在祭坛上助祭的人。 面朝华盖,你的右后方是一尊13世纪的宝座上的圣彼得雕像,很多人排队去摸他的右脚,因为摸他的右脚能带来好运,所以他的右脚已被朝圣者的亲吻磨得很光滑。

这个由米开朗基罗的设计的中央圆顶,119米高,直径是138英尺(1英尺约为30.5厘米),据说米大师为了设计这个穹顶,还特别去佛罗伦萨学习了圣母百花教堂的穹顶,并发出赞美,“我可能建得比它大,但却不可能建的比它美”。

正殿的最里边是贝尔尼尼在1647-1653 年完成的另一件惊世之作—圣彼得宝座,它是由一把宽大的镀铜木椅和一个金光四射的巨大的青铜雕塑群组成。

地下洞窟的出口在面对教堂的左腰处,在转回教堂中央正门前会遇上两个驻守在此的瑞士卫兵团。蓝橘相间的制服出自米开朗基罗的设计。这些瑞士卫兵从1506年起就加入了梵蒂冈的军队,主要保卫着教皇的安全。它们全都是来自瑞士的天主教徒,且必须誓言对教宗的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