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希特勒生活得非常俭朴,他的另外几个大本营,居住环境也根本不豪华,甚至谈不上舒适。评价这样的政治人物,应该从历史的角度,从政治作为和政治路线去评价。希特勒之所以邪恶,是因为他发动战争,搞种族清洗,绝对不是他个人生活作风问题。我们中国传统思维方式,评价政治人物总是和私德分不清楚,从儒家,尤其是程朱理学以后,强调“德才兼备”的时候德字为先,个人品德修养不好,一票否决,他的政治作为不可能好。反过来,一个定了性的坏人,也总是喜欢从个人生活方面去抹黑,说如何花天酒地,如何荒淫无耻。其实完全没有必要。康生的个人文化修养够好了吧?蔡京是大书法家。严嵩一代文豪。希特勒很俭朴。这跟他们的政治作为有关系吗?能因为个人生活上的美德,或者极高的文化修养,就说这个人是正面人物吗?反过来,私德有亏的人,也要承认他在政治上的正面作为。杰斐逊不仅蓄奴,而且跟女奴有染,生下私生子后代。曹操和拿破仑都是大色鬼。就说最近这个刘志军,不错是个贪官,因为贪腐被抓进去判刑也算罪有应得。可是他在铁道部长任上,铁路几次大提速,搞了高铁网这么大的工程,真正是跨越式发展,基础建设上去了,肯定对国家建设功莫大焉。这人私德有亏,但也是能人,而且能干大事业。刘志军说他功在党国,也不为过吧?但是不能因为你有功,就免除了贪腐的刑罚。

瑕不掩瑜,功不抵过,这才是评价政治人物,乃至历史人物的客观立场。

从希特勒地堡那片松林出来,快到大路口的地方,还有一处小小的私人二战博物馆,参观的人很少,馆主是个中年人,纯粹出于业余爱好收藏了很多战时的旧装备,也不指望博物馆盈利,就是喜欢搞这个事情,戴个棉军帽,穿件战时苏军那种绿色竖条线缝的棉袄,因为只有我一个客人,他挺自豪地给我讲解那些展品,当然他不会说英语,我也不会俄语,可是对那些装备,我大部分都能看出个大概来,象“毛瑟”,"波波沙“,”喀秋莎“,T34这些词,靠发音都能交流,他看我也算懂行,特别高兴,连说带比划,反正,不知怎的,我们居然基本上互相能懂个十之七八。

这充分证明了,旅行不一定要懂当地的语言,如果因为惧怕语言不通而不去某个国家,那只是你自己心里害怕,所找的一个借口而已。咱们中国也有的是连英语都不懂,照样走世界的旅行家呢。我自己虽然英语流利,但这些年在阿尔及利亚,吉尔吉斯等地,好几次也都碰上过当地人完全不说英语的情况,不也对付过来了?

最后我在博物馆的留言簿上签名,写点东西,往前翻一两页,没指望见到中国人的名字,居然发现还真有中文,而且是一个月前,签的是”平可夫“,不知道是否就是汉和中心的那位著名军事研究者平可夫?难道他也和我一样,专门寻访希特勒战时大本营,找到这荒郊野外,林海雪原中的博物馆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