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栈的老板是个年轻小伙子(应该算是自主创业者吧!),很顺利地接上了头,他主动提出用自行车推着我们的行李带领我们走回了客栈。这一点让我们感觉很温暖,能有这样一份为访客着想的心念就很不容易了,尤其是在他这样20岁出头的年纪,更显得难能可贵呀!就冲他具有这样的一种慈悲心(我们的队员年纪都不小了),我们就都由衷的祝福他生意兴隆!

  我们预定的客栈在西天景区附近,离码头还是很有一段距离的,步行20分钟左右 。客栈就是由小区里的居民楼改造而成的,其实这里大多数的居民住宅都已经改造成了家庭客栈,一个个的二居室、三居室、N居室里的每个房间稍加改造和隔离,分出一个卫生间,就成为了一个个独立的客房,随后就能开门迎客了。我们订了一个标准间给老人,一个大床房给我们,可是老板说大床房临时没有了,我们有些不悦,还没来得及表示不满,他就已经果断地决定将我们预订的大床房免费“升舱”为一间家庭房,就是一张大床+一张单人床。我们看了房间,觉得还不错。原本打算在客栈订餐的,可惜他家的厨师走了,没法订餐了。我们从众多的攻略里了解到普陀山的吃和住可不是一般的贵呀,于是就想请老板推荐一下哪里有价格比较合理一些的饭馆可供我们选择。他有些为难,只是说楼下的饭馆会比景区的便宜一些,具体哪一家就不便详细推荐了。我们也不好强人所难,只好作罢了。客栈的房间很小,逼仄紧凑是这里最明显的特征,好在设施齐全,住起来也还算舒坦吧 。尤其是有一台给力的冷暖双制式的空调,让我们在3月份的阴雨连绵的海岛上不用忍受阴冷潮气的折磨了 。

这些居民区里的楼房大多已经改造成家庭客栈了。

我们的免费“升舱”的家庭房。当然,我们只用了我们预订的那张大床,单人床就没有动了,一切都要按合约办事嘛,我们也是讲信用的文明人呦 。

老人们住的标准间,同样干净整齐。

给力的冷暖双制式空调,赞一个 !

这是家庭房里的大床,紧卡在三面墙壁中间。平板电视机就挂在我们床脚的墙壁上。房间的确是够小的,床的长度就是房间的纵深,看电视就得受点委屈了,得靠坐在床头,让视线越过自己的脚丫子投向荧屏,好在脚趾头不像眼睛一样怕辐射,不过,眼睛的余光总能带到自己的脚趾头。

  据说:整个普陀山的民居格局都是统一的,房间的大小房主说了也没有用,一切都是规划好了的。如此看来,我们也只好顺势接受啦。

卫生间也很小,不过设备齐全,热水很好,十分有利于恢复一天奔波的疲劳。牙具也配备了,但我们每次都自带牙具,就不浪费资源啦。

我们窗外的景色:西天景区的一座寺庙。

客栈还有代售拜佛用的香烛的业务,价格比在庙门口买便宜不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