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被无数电影电视电台渲染过的城市,曾经住着甲壳虫乐队、戴安娜王妃、福尔摩斯、哈利波特、憨豆先生,还有心中的《玻璃之城》。

伦敦很现代,伦敦又很古老

伦敦很破旧,伦敦又很新潮

伦敦很拥挤,伦敦人很礼貌

伦敦很中规中矩,伦敦又很有味道。

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伦敦。他绝不是一天两天、一周两周能逛完的,匆匆而过,虽然不得真谛,但略有感触。

或者,等你熟稔地看着蒂芙尼的橱窗吃早餐、在特拉法加广场像梁朝伟发呆喂肥几只鸽子、到丽兹酒店喝个奢侈的下午茶,去海德公园风雨无阻每天跑步、再伴着披头士沉沉入睡时,也许,算是读过伦敦。

这个在多元文化侵蚀下依旧保持着王室气息与傲娇姿态的城市,仿佛有你永远也探究不完的故事。一个始终在那里, 保护着所有情绪, 记忆和期待的地方。

爱丁堡到伦敦四个半小时车程,kingcross车站一出来就shock到了,这就是我心中的英伦范儿,复古范儿,伦敦范儿。

连火车站都是讨喜的砖石结构,配着顶上的钟,很协调很美好。

选择这个区域是因为它隔壁就是St. Pancras station,结束英国之行后就在这里乘坐eurostar前往巴黎。

伦敦地铁的爱称是TUBE,1863年伦敦率先完成在地下运行车辆。为了将遁地面积最小化,便将土地呈圆形挖出。地铁车辆也是圆的,仿佛轮胎内胎。因此,伦敦地铁被亲切地称作tube。

地铁站台墙上的图显示这条线路从这站开始后续的路线,图示有分叉的,就是告诉我们有两个方向的终点。这个时候,一定抬头看看屏幕,即将过来这趟车的终点是哪里。有些站台会有几条线路都有通过,还是请看屏幕注意不同的方向。站台上,不见工作人员,没有吹哨子和挥旗子,也没有隔离栏,一切都井然有序。

伦敦地铁贯穿了伦敦生活的方方面面,只是经常的罢工让人很是纠结。但据说,每年百分之十的情侣都是在伦敦地铁上遇到的,甚至有专门为寻找地铁上来不及表白的人设立的网站。一句“Mind the gap”不知成了多少人的伦敦回忆。

地铁拥挤起来丝毫不输深圳四号线,唯一不同的是你可以饱览印象中各种英国典型帅哥:干净斯文,书卷气,笔挺身姿,西装上衣,细领带,不染纤尘的皮鞋。

偷懒的同学不必反复研究伦敦市内交通卡了,找个大地铁站或机场买张Oyster Card随时充值就搞定(Pay-as-you-go)。每张有GBP5押金,可以退押金和余款,卡自己留着做纪念。

在现实与魔法交错的哈利波特世界中,伦敦正是两者的交会之处。King ‘s Cross Station 9又3/4站台,霍格沃茨特快列车发车的地方,就那么圈起来供大家拍照,还配有专门的工作人员配合。

每个人先挑选学院围巾,然后工作人员会叫你使劲跳起来。仿佛跳起来的话,可以真正穿越到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

他们的工作应该也是枯燥的吧,每天就那么帮人拍照,告诉你怎么摆pose。但是看着对每一位客人的态度都很好,时不时两个人还自我娱乐逗趣一下,给大家找点乐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