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四周的山顶都覆盖着白雪,木屋群上也飘散着阵阵如白雾的炊烟,宁静的气氛使人感觉村庄也正从梦中苏醒。我打算尽早徒步,可问了多名游客与当地人都不知道从喀纳斯村徒步往小黑河的路口在哪,只能被迫无奈改走贾登峪至禾木这条更常规的来回60公里的徒步线路了,哎,气人啊!再次观赏“三大湾”后,中午重新回到景区外的贾登峪,正式开始艰苦、漫长的徒步之旅,想舒服也行啊,单程最便宜摩托150元,骑马或坐车约200元。俺是“穷驴”当然驴行啦!皇天不负有心人,这也是此行最华彩的旅程。首先就给我一个下马威,要翻越一座又高又陡的山坡,后来的路途仍要不断上下坡,可这座山坡也正是全程最高最陡的。当我气喘吁吁地翻过山头,便看到眼前一大片开阔的河谷,金黄的白桦与墨绿的冷松或成片成林或三三两两地分布各处,黄绿相间,疏密有致,那条蜿蜒流淌于山林深谷间的清澈河流便是喀纳斯河,后来将与禾木河交汇成布尔津河,再流入北疆人的母亲河——额尔齐斯河。这就是徒步过程中的首个绝美观景点,以后还会陆续出现多个。山下有座唯一能过河的大桥,因此成为设卡收费最佳处,门票60+维护费20,好像60元还不够维护似的,抢劫啊!想逃票难于登天,除非插翅或渡河,这里离禾木还有28公里之遥呢,就是说想免费只看沿途美景而不进村也没门。徒步全程基本与河流保持着或近或远的距离,因此河流也成为串起沿途美景的纽带,秋色比喀纳斯内更浓,也拥有几个相当优美的“月亮湾”,只是不如前者出名而已。虽然景观的构成要素较单调——白桦、冷松、草场、河流、山峰、蓝天、白云、牛、羊、马,看多了不免有些审美疲劳,但绝美景色相隔一段路程便会以不同构图出现,总能刺激我爱美的神经,让一路的艰辛与疲惫都成为过眼云烟,不为所惧。

因中午才出发,我边走边拍至下午5点才走到半程15公里的标志建筑—— “半路旅店” ,也是唯一的食宿点:多人间床位100元,8人大通铺每人80元,环境还极简陋,没制暖,没洗澡,厕所不用说了吧,使用冰凉的山水倒方便,牛肉粒炒菜伴面或米饭35元,碗面也15元,天价啊!我气不过就绝食(吃干粮)。人家还不愁生意呢,资源垄断嘛。我选择了大通铺,幸亏最终只有3男1女,刚好每人分得两床棉被御寒,当晚也不太冷,以前曾在新疆帕米尔高原冰山之父慕士塔格峰下湖畔与柯尔克孜族牧民一家同睡毡包,这次是首次睡大通铺。坐在屋外的夕阳下看书或与驴友们聊天都是件惬意的事情。浪漫的是看到了美丽的晚霞与星空,因有点云星空不如昨晚清晰,但仍能看到许多,而且有张长条凳可躺着观看,不用仰着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