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亚加拉瀑布 (加拿大和美国交界跨国瀑布)
尼亚加拉瀑布(Niagara Falls)位于加拿大安大略省和美国纽约州的交界处,是世界第一大跨国瀑布。
尼亚加拉瀑布源头为尼亚加拉河,平均流量2,407立方米/秒,主瀑布位于加拿大境内,形似马蹄,是瀑布的最佳观赏地,在美国境内瀑布由月亮岛隔开,观赏到的则是瀑布的侧面。
尼亚加拉河的水流冲下悬崖至下游重新汇合,在不足2公里长的河段里以每小时35.4公里的速度跌荡而下15.8米的落差,演绎出世界上最狂野的漩涡急流,经过左岸加拿大的昆斯顿、右岸美国的利维斯顿,冲过“魔鬼洞急流”,沿着最后的“利维斯顿支流峡谷”由西向东进入安大略湖。
尼亚加拉瀑布与伊瓜苏瀑布、维多利亚瀑布并称为世界三大跨国瀑布。
历史沿革 名称来源
“尼亚加拉瀑布”也直译作拉格科瀑布,“尼亚加拉”在印第安语中意为“雷神之水”,印第安人认为瀑布的轰鸣是雷神说话的声音。在他们实际上见到瀑布之前,就听到酷似持续不断打雷的声音,故他们把它称为“Onguiaahra” (后称Niagara),意即“巨大的水雷”。
新大陆之前
尼亚加拉这一奇迹一直不为西方人所知。直到1678年,一位叫路易斯·亨尼平(Louis Hennepin)的法国传教士来到这里传教,发现了这一大瀑布,禁不住为它“不可思议的美”赞叹不已,并细心地记下了自己的见闻 ,对这绝妙的人间仙境做了传神的描述,把这一胜景介绍给了欧洲人。1625年,欧洲探险者雷勒门特第一个写下了这条大河与瀑布的名字,称其为“Niagara” (尼亚加拉)。但让尼亚加拉瀑布真正声名鹊起的是法国皇帝拿破仑的兄弟吉罗姆·波拿巴,当时吉罗姆带着他的新娘不远万里从新奥尔良搭乘马车来到尼亚加拉瀑布度蜜月,回到欧洲后在皇族中大肆宣扬这里的美景,于是,欧洲兴起了到尼亚加拉度蜜月的风气。时至今日,到这里度蜜月仍是一种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