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那会儿,坐个公交车,经常听到“胡雪岩故居”这个站名,我却从未在这一站下车过。如今开车,经常从高架下来,路过此地数百回,熟不知那高高的围墙内,竟坐落着中国第一豪宅!是的,在杭州土生土长的我,今天第一次踏进这豪门宅院!

停好车,就发现了这悠长的小巷子,后来知道,这叫“元宝街”。凭着“胡庆余堂”的正门背对主街道开门的原理,我想这故居的正门也一定就在此巷中,不然,每次路过主街道,我怎么就没看见大门呢!走个没几米,果真被我料中,看见正门,一扇很小的门。

正门就类似这样的小门,敞开着,联想这小巷、小门,如果不是找不到第二扇门,你一定以为这是后门!但见识过“胡庆余堂的”正门后,再见此门也就见怪不怪了。可能电视剧看多了,脑海中浮现出的江南豪宅的大门(请自动补脑)……好吧,正门为什么这么小的原因,各位还是跟我一样请教“度娘”吧,此处省略一百字……

走进豪华的宅第,走进幽深的历史。其实府里的每一扇门,都是如此之小

叩门而入后,庭院深深深几许

厅堂轩敞,梁柱雍容,门窗花格,地砖方硕

正厅!左右对联是:忠孝为千古昭穆,钟毓得两闲之气。

忍不住想象当年胡宅主人的威严与声望,想象古宅曾有的得意与失意,想象这个家族的兴衰与荣辱。

连桌底的木雕都要彰显豪气

长廊上的木雕,细腻逼真、如同工笔画一样柔和写实

不是一处如此精美,而是处处雕技绝伦

细看吉花丰腴,瑞兽生动,人物飘逸,情致盎然。

连佣人房的门窗,都有木雕工艺,门上全部都是镶嵌的玻璃。整个府邸就如一个木雕展

厨房,江南常用的七星灶,锅四大三小,大锅做饭,小锅用余热温酒


厅内的花窗也雕刻精细

胡府所有的门窗都是用的玻璃

西洋彩色玻璃窗

传说中,有钱人家的佛堂,我终于见识了

其实,我看到最多的,是灯笼🏮当年胡宅的夜晚,一定是灯火通明!

但凡有檐沿,就会有灯笼

廊内廊外,分两种款式整齐的内外并排排列


在浓浓的夜色里,当一盏盏大红灯笼在楼廊间亮起,俨然时光倒流,豪宅旧景重现。

庭院中的花草树木在四季轮回中默默地注视着人间沧海桑田的一角

胡府所有的门扣,都是这个形状,所用的铜活都是德国进口的,沉重,有力!

叩门而入这和乐堂,你绝对想不到,这里保存完好的两扇徽雕,非常稀罕,艺术价值和文物价值极高。

在长廊的两端尽头,各有一扇徽州砖雕。


重楼叠嶂,极江南园林之妙

小桥流水

峰回路转

屋檐飞翘

亭台楼阁,假山荷池,卵石铺就的画型地面,江南特色样样俱全

高墙,大院,深宅,站在天井抬头仰望天空,蓝天白云变得很渺远,只剩下一寸见方。

透过月洞门,诺大的花园就在眼前豁然开朗,亭台楼阁、小桥流水、曲径通幽

胡雪岩故居的神来之笔,就在于建筑和园林的和谐融合。

一湖碧水,水天相映、天云衬景。

假山、曲桥、游廊、碑亭,无不透露出江南园林的清秀玲珑。

流连于芝园之内,喂湖中红鲤,赏阁旁绿柳,观平湖碧水,品延碧堂之韵,让人乐而忘返。

门庭高耸,院墙威赫,青堂瓦舍、庭院深深。



青砖墨瓦间
静看时光年轮

丝间碎叶
古亭流香环绕着点点的惆怅

镜中有镜,影中有影,疑真疑幻,全不分明了。

望着这座久经年岁的宅邸在斜阳里静静地保持着百余年前的姿势与装扮,时间的流逝在此也似乎缓慢了许多。

“胡府”二字,如此耀眼


高达10米多的黛顶粉墙,仰望一片天。或许当年胡雪岩抬头时会想到天有多高,心有多高。

重楼叠嶂、雕梁画栋、明廊暗弄、小桥流水。芝园美,美在楼阁碧水;芝园奇,奇在奇花异木。

如果说到这里,还不知道胡雪岩是谁,请问度娘!提示:“胡庆余堂”是他开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