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落在Tormes河北岸的萨拉曼卡是闻名世界的大学古城,有着欧洲最老的大学之一的萨拉曼卡大学。萨拉曼卡的建筑大部分是在十九世纪由萨拉曼卡侯爵建造的,现已成为欧洲最奢华的街区之一,是高雅与魅力的象征。

值得一提的是,萨拉曼卡大多数的建筑上都有红色的涂鸦,这源自15世纪的一个传统,大学生取得学位后都去参加斗牛来庆祝,然后用公牛的血在墙上写下‘胜利’一词并注上日期。这一风俗一直保留到今天,但是已经改为较平和的形式---用红漆写在标牌或纪念牌上。由于萨拉曼卡城的建筑用的石料在夜里灯光下会闪闪发光,因此萨拉曼卡城也被称为黄金之城。198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遗产,2002年被评选为欧洲文化之都

萨拉曼卡Salamanca是西班牙内陆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地处于西班牙的卡斯蒂利亚·莱昂自治区的最西南端,中央山脉地区之内。

萨拉曼卡北邻萨莫拉和巴利阿多利德,东邻阿维拉,南靠卡塞雷斯,西与葡萄牙接壤。它的占地延伸至西班牙的南方高原,位于托尔梅斯河北岸。

萨拉曼卡是著名的历史古城,原为伊比利人聚落,迦太基和罗马时代经济发达。八至十一世纪时为基督教徒和摩尔人的战场。1087—1102年间,基督教徒重新聚集。1253年至十六世纪末,一直为文化中心。多宏丽建筑、历史文物,有建于1140年的罗马式旧教堂、1513年的罗马式新教堂,新古典主义的阿纳亚学院、丁香塔、贝壳宫等。

萨拉曼卡在历史上首次出现时名为埃尔曼蒂凯,那是在记述该城于公元前220年被汉尼拔所率之迦太基军队攻陷的一篇文章中。该城罗马古桥上的石牛(市徽表面也饰有石牛图案)即为那一时期的遗产,他们常在托尔梅斯河两岸放牧牲口。据说这座古桥本身系图拉真皇帝所建,但权有靠近市区一端的15个桥拱的建筑年代可以追溯到公元一世纪,其余则是在该桥毁于洪水之后于16和17世纪扩建的。从公元三世纪罗马统治崩溃至11世纪移民重新流入该市的这段时间里,除罗马时期和中世纪的防御土墙残余、托尔梅斯河上的这座古桥及其石牛外,没有再留下什么重要的东西。

有三位人物促成了萨拉曼卡在中世纪的繁荣。第一位是贝尔纳多·德尔卡皮奥,这是个传奇式的英雄人物,后来还不断出现在西班牙文学中。第二位是勃艮第的雷蒙,11世纪末他促成了该城的大规模扩建,当时,卡期蒂利亚人、加里西亚人、莫扎勒布人、犹太人和法兰克人纷纷向该城移民,封建制度的法律结构和疆域结构也在同一时期有了明确的规定。熙德的收师赫罗尼莫主教则曾负责该城的教会组织,并开始致力于大教堂的建造工作。

在与萨拉曼卡有联系的诸多文学人物中,有两个名字已家喻户晓,那便是托尔梅斯河上的小拉撒路和塞莱斯蒂娜。《托尔梅斯河上的小拉撒路》是位佚名作家用第一人称写的奇遇记,发表于1544年。正如其姓名所暗示的那样,行为独立不羁的主人公出生在托尔梅斯河河边,他的一生是尽力不让自己由于道德问题或高尚情操而活得太累。这部小说标志着西班牙流浪汉文学的诞生,同时也成了现代小说的源头之一。至于《塞莱斯蒂娜》(《卡里斯托与梅丽贝娅的悲喜剧》)(1499),则大约是费尔南多·德·罗哈斯在萨拉曼卡写下的作品,由于其中那一对悲剧情侣以及专事牵线搭桥的老媒婆塞莱斯蒂娜这一令人难以忘怀的人物,而成为现代戏剧最重要的先驱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