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当初听到他的名字是在三四年前我大三在阿坝州玩时偶然听到别人提过。说在西藏可以一天之内体会一年四个季节,在西藏你会发现原来天空这么近,可以感到宗教的力量和藏族人的虔诚。
于是,西藏,在我心目中留下了很“神奇”的感觉。回家上网,知道原来西藏是日光之城,看着西藏的照片就一下子真的喜欢这个地方到无法自拔。后来,考研才发现西藏原来叫Tibet,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拼音缩写,西藏更给我增加了一层神敏感。考研那时候,我虽然考的是美学方面,但是莫名其妙的对宗教产生了强烈的兴趣,那时候就真的好想马上去西藏
西藏,原本打算毕业旅行来个徒搭、可是后来因为考研、因为家里的变故,一直搁置。终于,我在想他的第三年终于去了西藏。
作为一名已经25岁的伪文艺女青年,还是剩的。呜呜···表示,25岁之前我是活得循规蹈矩,一直想要”血洗“历史,而且本人骨子里又是一个及其不安分的人。所以,瞒着家里人背着包就这样走出去了。
后来也真的感觉到”当你跨出第一步之时,你几乎就已经完成了整个旅程“。
西藏,真的有一种魔力。导致现在我真的想前半生重庆呆,后半生西藏呆。后半生就想在西藏开个小青旅,玩民谣、听民谣。接待一群有梦想、有故事的人听她们说她们的故事。
我一直觉得旅行的意义并不是告诉别人”这里我来过“。而是一种改变。旅行会改变人的气质,让人的目光变得更加长远。在旅途中,你会看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习惯,你才能了解到,并不是每个人都按照你的方式生活。我一直不喜欢上车睡觉、下车拍照的旅行方式。
去西藏前,我在豆瓣、穷游网、蚂蜂窝都发了帖子,希望找到和我一起去的人,终于遇见了(波波、Coco、善)。我也在心里面默默地许下了”愿望“,希望自己徒搭的时候能够:1、去看天葬(没实现后面会提到为什么没去看 )
2、搭藏民的拖拉机
3、坐藏民的车听他们聊聊真实的藏传佛教
4、卡宴、卡宴,我要搭卡宴(真的是对卡宴没有抵抗力,在路上遇到卡宴、miniCooper、甲壳虫都会多看几眼) 但是,一路走下来发现,这种路谁会开卡宴啊,开卡宴来的绝对是脑子有毛病的。倒是路上经常见丰田霸道和牧马人。后面我们就是一直搭了很久的霸道,后面慢慢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