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11,我们穿越三江源国家公园自驾游线路之“黄河寻根溯源之旅”玉树行第三站来到了陕西延安安塞县,以前听到安塞这个名字是从安塞腰鼓开始的,而我们来这里也正是要拍摄安塞腰鼓的场面。来到安塞县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山头一面巨大的腰鼓,
安塞腰鼓在这里又称花鼓,是陕西省的传统民俗舞蹈。表演可由几人或上千人一同进行,磅礴的气势,精湛的表现力令人陶醉,被称为天下第一鼓。安塞腰鼓最先作为驱邪的打击乐在社会上流行,以后又作为助阵的声乐用于战争。随着时代的变迁,逐渐演变为欢度佳节、庆祝胜利和丰收的民间艺术活动。安塞地处黄土高原腹地,县民以纯朴、诚实著称,由于交通的阻塞,致使古老文化艺术能够跨历史时期地保留下来,成为黄土文化中极其珍贵的部分。随着技艺的不断更新,腰鼓越来越受到中外人士的亲睐,堪称“中国一绝”。
安塞腰鼓山位于安塞县墩山主峰墩峁之上,因山上建有高达24米的“天下第一鼓”而得名,也被称作腰鼓楼,登上山顶,可鸟瞰安塞县城全景。
陕西最具代表性的房屋形式——窑洞。
腰鼓,剪纸,农民画, 合称“安塞三绝”,是具有2000年以上历史艺术。这位剪纸艺人用一张纸为我们剪出了此次黄河寻根溯源玉树行的线路图,地理准确,线路清晰,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窑洞里展示的各种剪纸艺术品
我们也跟着老师学习起了剪纸,看着容易,学起来真的非一日之功,我们的作品真是惨不忍睹。
现代化的安塞县城,城市规划很科学。
"场地鼓"是指腰鼓队到达表演地点,打开场子后的表演形式。开始时由伞头挥伞号令,顿时鼓乐齐鸣,众舞者随伞头翩翩起舞。这一段叫"踩大场",表演节奏缓慢,目的是打开场地,拉开队伍,稳住观众情绪。第二段载歌载舞,表演节奏渐快,动作幅度较大,队形变化繁多。
安塞腰鼓依据不同的风格韵律原有文、武之分,"文腰鼓"轻松愉快、潇洒活泼,动作幅度小,类似秧歌的风格;"武腰鼓"则欢快激烈、粗犷奔放,并有较大的踢打、跳跃和旋转动作,尤其是鼓手的腾空飞跃技巧,给人们以英武、激越的感觉。
舞者击鼓时情不自禁地微微摇头晃肩,使内在感情与外在的动律有机地结合,达到神形兼备、和谐自如;。
特别是两个人的斗鼓很有意思,跟街舞里的斗舞相似,两个人尽情的展示着自己的舞姿,都使出了看家本领,舞者跳的起劲,观者随着激动。
姑娘们跳的优美而不失霸气,一敲一跳间,头肩摇晃,轻快,动人,热情如火。
而男舞者豪迈粗犷的动作变化,刚劲奔放的雄浑舞姿,充分体现着陕北高原民众憨厚朴实、悍勇威猛的个性。
这里的年轻人很好的继承了老一辈的技艺,将安塞腰鼓更好的传承下去。
最后大家在我们的线路图上签字,也将黄土高原人民对黄河母亲的热爱和敬仰,托付给了我们,一起带到源头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