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台湾西南部,由原高雄直辖市与台湾省高雄县于2010年12月25日合并而来。辖域东北至中央山脉以及玉山主峰,西南至南海上之南沙太平岛、中洲岛,以及东沙群岛。顺时针方向与台南市、嘉义县、南投县、花莲县、台东县、屏东县等县市相邻。面积达2,947平方公里;户籍人口达277万。

高雄自19世纪末开港,日治时代发展为港埠城市与军事要地,并在20世纪中叶后成为台湾南部政治、经济及交通中枢,有“港都”之称。

高雄沿海早期主要为马卡道族所居住,在该族语言当中,用以防御海盗的刺竹林称为“takau”,汉人依其方言音译为“打狗”。

日治时期,日本人依“takau”的日语谐音将“打狗”两字改写为汉字“高雄”,源于日本京都右京的高雄山,此制度实施于1920年。直到1945年以前,“高雄”二字是以日语拼音“Takao”来罗马化。二次大战后,中华民国政府才将“高雄”以中文的威妥玛式拼音改写为“Kaohsiung”。

1974年至2009年使用的旧高雄市市徽,图像为一黄色“高”字及蓝色齿轮,代表着高雄工业的发展。

为迎接2000年、21世纪的到来,于1999年甄选,以轮船形象与“高”字结合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