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一下《阿里》。
阿里元朝时叫纳里,明朝时叫俄力思。阿里是喜马拉雅山脉、冈底斯山脉等山脉相聚汇集的地方,被称之为“万山之祖”。同时,这里也是雅鲁藏布江、印度恒河的发源地,所以阿里又称为“百川之源”。而被众多朝圣者所转的神山冈仁波齐,就是“万山之祖”。
阿里地区应该是中国最西南的地区了,具体说应该是西藏的西部,青藏高原的西南部。东起唐古拉山与那曲地区相连,东南与冈底斯山中段的日喀则市仲巴、萨嘎、昂仁县接壤,北倚昆仑山脉南麓,与新疆喀什、和田地区相邻,西南连接喜马拉雅山西段,与克什米尔及印度、尼泊尔毗邻。
“阿里”这个词是藏语的音译,意思是“属地”、“领地”、“领土”的意思。一直到9世纪初,这里仍叫“象雄”。在汉文史籍中,不同朝代对阿里的称呼也各不相同。在藏文古籍中,吐蕃王朝松赞干布的后裔来到这块原属象雄十八部的政治区域后,这块上部区域名副其实地臣服于松赞干布后裔的统辖之内,所以才有了“阿里”的称谓。
阿里为西藏最古老佛法——雍仲本教的发祥地。藏传佛教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一万八千多年前的古象雄王朝,古象雄的王子幸饶弥沃如来佛祖(释迦牟尼佛前世“白幢天子”的师父),为了救度众生而慈悲传教了“古象雄佛法”,也就是“雍仲本教”),“雍仲本教”是幸饶弥沃如来佛祖所传的如来正法。雍仲本教的《甘珠尔》其实就是藏族一切历史、宗教和文化的滥觞与源头,是研究藏族古代文明的极其珍贵的资料,这也是任何藏文化研究者都无法绕过的一块重要领域。
公元1世纪,雍仲本教沿雅鲁藏布江开始传播到卫藏以至整个藏区。8世纪初,印度佛教大师佛密来到冈仁波齐朝圣,并广传佛法,此为藏传佛教在阿里传播的开端。10世纪末,仁钦桑布在阿里创立了第一座寺庙。11世纪中叶,应古格王绛曲沃邀请,阿底峡来到古格与仁钦桑布一起传经弘法,是为藏传佛教“后弘期”上路弘传之始。相隔20多年后,在托林寺召开大法会,史称“火龙年大法会”。12世纪末,传入竹巴噶举派。13世纪中叶,直贡噶举派传入阿里。15世纪,古格人阿旺扎巴前往后藏拜宗喀巴为师,学成后,返回古格,传播格鲁派,托林寺为该教派传播中心。17世纪上半叶,葡萄牙耶酥会传教士经克什米尔到古格扎布让传授基督教。古格灭亡后,西方基督传教士被驱逐出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