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里古里入境尼泊尔后第一件事就是背着沉重的背包找移民局给我盖入境章。从印度西里古里到边境坐车大概半个小时左右,到了边境国门,黑车司机迅速跳出车门,一把就把我的吉他和背包甩出后备箱,然后头也不回的一脚油门就跑掉了,好像怕我跟他要钱一样。

在我可怜巴巴的目光下,旅行社的小哥以5折的汇率帮我把我身上所有的钱都换了尼泊尔卢比,买完了从边境到加德满都的大巴车票之后,身上只剩下可怜巴巴的5卢比,看着大巴旁边的水果摊,我狠狠的咽了几口口水,强忍着饥饿把头扭向一边。

记忆中我走过的最差的路就是从云南西双版纳到老挝琅勃拉邦这一段路,26个小时,车的底盘被颠坏了三次,换了两次胎,一路上屁股一直与滚烫的坐垫发生剧烈的撞击运动,仿佛有人一直在踢你的屁股一样。然而我坐上了这班从边境前往加德满都的大巴之后,我觉得我遇到了更糟糕的路况。大巴晚上七点半上路,途径那加阔特,次日才能到达加德满都。先说说我座的这辆大巴,像是一辆大皮卡,车体花花绿绿,一进车门,破破烂烂的座椅,每个座位空间狭小,腿都申不直,不过幸好最后开车的时候车上空座很多。司机呢,是个油腔滑调的尼泊尔人,开车时候仿佛整个人都癫狂起来,还一边放着我一句听不懂的尼国音乐。最后说说路况,从边境途径纳迦阔特到加德满都的这段路路况是我见到的最差的路况了,比从云南西双版纳到老挝琅勃拉邦的那段路还要差,因为我在车上的一整晚,人几乎就没有在座位上落座过,我的身体几乎一直被颠起来腾在空中,我的80升背包也不时的从座位上飞起来,我的吉他则被我用绳子绑在了座位上。这一夜啊,真的是让我的骨头都要散了架。

一夜颠簸,我困的实在不行,就把背包放在自己的座位前,然后横着半躺下,若是被颠到了座位下也不至于把自己摔到。第二天凌晨,大巴不停的在路上陆续下车又接上新的乘客,车速越来越慢,在车上迷迷糊糊的看了个日出,又昏昏沉沉的睡去。

从边境西里古里到加德满都的这条路是如此漫长,每一分每一秒都过的如此煎熬,身体不住的向大脑发出信号,困,饿,冷,累,颠,此时我的大脑处于一种极度混沌的状态。

到了加德满都后,叫了车直达泰米尔区,找到住处便昏睡了过去。

神爱加德满都,神的孩子也爱加德满都。

加德满都是尼泊尔的首都,也是尼泊尔境内最大的城市。位于加德满都谷底,巴格马提河和比兴马提河的交汇口处。加德满都在喜马拉雅山麓的另一边,城市四周环山,海拔不高,一千三百米左右。加德满都也称加都,整个城市分为老城和新城,最著名的泰米尔区现在也称为了去尼泊尔旅行的国人的购物区域。

加德满都是一座拥有一千多年历史的古老城市,城市建立于公园723年,以精美的建筑艺术和木石雕刻而闻名,也是尼泊尔古代文化的象征。尼泊尔历代王朝在加德满都修建了数目众多的宫殿庙宇宝塔殿堂,在城市面积仅7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尼泊尔的历代国王建造了2700多座寺庙,200多座佛塔,因此加德满都也被称作寺庙之城。

加德满都坐落于喜马拉雅山南麓,这道天然屏障为整座加都遮挡了来自北方的寒冷,而城市的南方迎面吹来了印度洋的暖风,这块位于南亚次大陆的地理板块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加德满都的平均气温常年保持在20度左右,气候宜人,雪山众多,阳光灿烂,绿树鲜花,美丽雪山中的寓所尼泊尔也成为了西方背包客喜爱的东方乐园。

加德满都也是众多东南亚国家中第一个被嬉皮士登陆的城市。70年代,第一批西方人从遥远的欧洲长途旅行来到这个位于喜马拉雅山麓南部的东方城市,这里淳朴的民风,舒适的气候,极低的物价,以及没有政治约束的那些条条框框让加德满都迅速成为了旅行者的乐园。之后的几十年里,不断有西方的旅行者嬉皮士造访与此,也让加德满都的名气瞬间大增。

在旅馆昏睡了一天一夜之后,调整好身体状态,准备出门逛泰米尔区了。

加都的泰米尔区都是窄窄的路,时而缓坡,时而急转弯,时而平路,时而颠簸不断,泰米尔区的小巷子虽不及瓦拉纳西恒河边的小巷复杂,但却让人觉得舒服,伴随着形形色色的喧哗,走在泰米尔街区,看看琳琅满目的店铺,对迎面走来的尼国人打个招呼,我在尼泊尔的旅行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