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从桂林到龙脊的交通不是很方便,我们就提前在网上报了龙脊的一日游。坐在开往龙脊大巴车上,听着导游的介绍:“龙脊梯田始建于元朝,完工于清朝,距今已有650多年的历史,龙脊梯田位于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其中各族不是一个民族,而是壮族、瑶族、苗族等多个少数民族的统称......” 带团的导游是个瑶族小姑娘,不仅人长得漂亮还很负责。给我们介绍完龙脊梯田的历史、四季景色、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等,还给我们推荐了一下桂林哪些地方值得去,哪里的饭好吃,旅游纪念品应该在什么地方买等等。当说到桂林的三花酒时,导游很自豪的告诉我们桂林的市徽象鼻山的“象肚子”是桂林三花酒的酒窖。桂林的溶洞很多,但不是所有的溶洞都值得开发。又由于溶洞中的温度基本恒定,所以用来藏酒就再好不过了。因此象鼻山中的溶洞就自然而然的成了三花酒的酒窖。

“欣赏梯田的最佳方式是站在山顶上向下俯瞰,很壮观”导游如是说。从龙脊景区大门到山顶可以坐缆车也可以徒步上山。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选择了坐缆车上下山。在路上颠簸了2个小时后团队终于赶在12点之前到达了龙脊梯田索道乘坐点。四人座的索道不仅不挤还能很好的在上升的过程中从不同的角度欣赏整个梯田。

夏季的龙脊梯田以不同层次的绿为主。之前坐火车时见过一片接一片绿油油的稻田,很平整但少有层次感,像是被同一种颜色泼染一般。这里的梯田却是“立体”的。绿色的田地爬满了整个山坡一层一层连绵不断。去过同样卡斯特地貌的张家界,那里没有梯田却有一个“空中花园”,是一个农民花了很长很长的时间在一个山头开出的一方田地,远远望去就像是独立于群山之中的“花园”。这里可比那个“空中花园”不知道壮阔多少倍。从元朝开始修建,完工于清朝。这项跨朝代的浩大工程不知道付出了多少人多少代的辛劳。现在想来能让山群都爬满一层一层连绵梯田这足以证明愚公移山这个以前不以为然的寓言不仅仅是个故事还是一个可能实现的事实。不知为何,突然对这样的一个事实感到些许的恐惧。也许这就是所谓的敬畏吧,敬畏那坚持了几百年的辛劳,更敬畏那几百年来的坚持。

在山顶上拍照留念,却怎么也无法将眼前的景一次全部塞进相机中。无奈却又不甘,因此努力将它们全部纳入眼中印在脑海中。下午2点团队离开龙脊,也结束我们的龙脊之行。

在缆车上向下俯瞰连绵不断的梯田,以绿色为主,一层一层连绵不断

梯田中的山寨,正是这些人祖祖辈辈的不断坚持,让我们可以欣赏到如今的“龙脊梯田”

梯田景色1

梯田景色2

从山底到山顶的小道

梯田景色3

梯田景色4

梯田景色5

梯田景色6

妈妈和奶奶的背影照

妈妈和奶奶在缆车中的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