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西四环的定慧桥下,早上7:20从宾馆出发出发,吃过早饭再上四环,转到京藏高速入口已经快8:30。早就听说京藏高速巨堵,可是还是大意了,几十公里的高度足足走了近3个小时。到八达岭的时候已经接近11:00。告诫周末从市区自驾八达岭的同志们,万万要7:00之前上京藏高速,要不然就等着中午到八达岭吧。中间路过居庸关常常和水长城,从路边一睹尊荣。

11:00登上爬长城的接驳车。长城太出名了,以至于到来之后几乎没有惊喜,因为样子太熟悉了。

先普及一下百科知识:八达岭长城是明长城中保存最好的一段,也是最具代表性的一段,是明代长城的精华,是长城重要关口居庸关的前哨,海拔高达1015米,地势险要,城关坚固。八达岭长城史称天下九塞之一,是万里长城的精华和杰出代表,是向游人开放最早的地段。"不到长城非好汉",到北京不登长城,犹如到上海不游城隍庙一样,是不可想象的。迄今为止,已有包括尼克松、撒切尔夫人等在内的三百多位世界知名人士曾登上八达岭。

1488年永乐大帝时期,八达岭长城开始全面修筑。270年间,先后共有18次大规模的修筑工程。东起鸭绿江边,西止于甘肃省嘉峪关以西,全长7000多公里,经过七个省、市、自治区。我们今天看到的万里长城,始建于春秋战国,连结于秦始皇时期,完善于明王朝。明代万里长城,是“层层布防”的纵深防御体系,重点地区还修筑了多道城墙、关隘。宁夏、陕西、山西、河北等地,都修筑了长城复线,山西设置的长城复线就有四条这多。在重要的交通军事要地,修筑多座关城和多道较短的墙,如雁门关的十里山谷,有28道石墙,可谓“寸土设障,步步为营”。

东门楣题额为“居庸外镇”,修建于明嘉靖十八年。在“居庸外镇”关城的城台上,原来嵌有一块石碑,为明朝万历年间刻制。从碑文可以看一带长城,先后经80多年时间才完成。这碑中还记录着修筑长城的时间、长度、主持官和管工头、烧头、窑匠头、泥瓦匠头和名字,以明确责任。站在城上向下看,我们中以看到来往不断的车辆和从门洞穿过的游人。

向远处看,可以发现这里的长城分为南、北两峰,蜿蜒于山脊之上,龙腾虎跃、气象万千,景色十分壮观。因为万里长城的著名关口“居庸关”,这条峡谷因此得名叫“关沟”。八达岭高踞关沟北端最高处。这里,两峰夹峙,一道中开,居高临下,形势极其险要。自八达岭下视居庸关,如建瓴,如窥井。“古人有居庸之险,不在关城,而在八达岭”之说。

八达岭长城共有敌楼43座,形制相仿又各具特色,其中有巡逻放哨用的墙台,也有上、下两层的敌台,上层周围设垛口和射洞,下层为士兵住宿和存放物资的房舍。台堡的距离根据山势和地形而设。一般敌楼为两层,高10米、长宽均10米。全部为砖石结构,第一层和第二层顶部做成许多拱券,有梯道上下。两层均有射击口、瞭望口和吐水嘴,楼上有垛口,台突出墙外,收墙于台内。

八达岭长城城墙高6~9米,平面呈梯形,底宽6.5~7.5米、顶宽4.5~5.8米。大部墙顶宽阔平坦,可以“五马并骑、十人并行”;青龙桥一带,山陡坡险,墙顶较窄,最窄处仅2米多。城墙中线偏于外侧,外侧墙高,内侧墙低。

城墙顶部形成有墙的巷道,在两边墙根砌有小水槽,积水沿水槽流到较低处的宇墙下部,经出水孔把水引至墙外的吐水嘴上,泻流城墙外。吐水口是1米多长的石槽,在长城内侧,伸出墙体以外。

景区内有庆丰包子铺,不过比外面稍微贵一点,4个人88元,24个包子,4份炒肝,一份凉菜。

饭后2:00,奔明十三陵,回去不堵车,全程不到1个小时。十三陵目前开发的景区有神路(30)、长陵(45、重点看金丝楠木大殿)、定陵(60、重点看地下宫殿)、昭陵(30、重点看皇陵内的建筑规制)。四个景区联票130,如果有车的话,可以买联票看看,因为一般都看长陵和定陵,这两个加起来就105了。

途径戚继光大人的塑像,他是个传奇人物,看张居正和万历十五年的时候记得张居正对他也十分器重,为抗倭和大明的边防事业做出巨大贡献。

四个景区的方位大概是这样子,神路在最南,长陵在最北,定陵和昭陵在西侧,游览顺序我认为神路、长陵、定陵、昭陵比较好,如果速度不是很慢,2.5到3个小时就足够了。

神路是由石牌坊、大红门、碑楼、石像生、龙凤门等组成的,是长陵陵寝建筑的前导部分,里面排列着12对石兽、6对石人,雕工精细,栩栩如生。另外,下马碑、神功圣德碑亭等建筑也是里面的亮点。

碑亭位于神道中央,是一座歇山重檐、四出翘角的高大方形亭楼,为长陵所建。亭内竖有龙首龟趺石碑一块,高6米多。上题大明长陵神功圣德碑,碑文长达3500多字,是明仁宗朱高炽撰文,明初著名书法家程南云所书。碑东侧是清廷修明陵的花费记录。西侧是嘉庆帝论述明代灭亡的原因。 碑亭四隅立有4根白石华表,其顶部均蹲有一只异兽,名为望天犭孔。华表和碑亭相互映衬,显得十分庄重浑厚。

石雕群是陵前放置的石雕人、兽,古称石像生(石人又称翁仲)。从碑亭北的两根六角形的石柱起,至龙凤门止的千米神道两旁,整齐地排列着24只石兽和12个石人,造型生动,雕刻精细,深为游人所喜爱。其数量之多,形体之大,雕琢之精,保存之好,是古代陵园中罕见的。 石兽共分6种,每种4只,均呈两立两跪状。将它们陈列于此,赋有一定含义。 石人分勋臣、文臣和武臣,各4尊,为皇帝生前的近身侍臣,均为拱手执笏的立像,威武而虔诚。在皇陵中设置这种石像生,早在两千多年前的秦汉时期就有了。主要起装饰点缀作用,以象征皇帝生前的仪威,表示皇帝死后在阴间也拥有文武百官及各种牲畜可供驱使,仍可主宰一切。

棂星门又叫龙风门。由四根石柱构成三个门洞,门柱类似华表,柱上有云板、异兽。在三个门额枋上的中央部分,还分别饰有一颗石雕火珠,因而该门又称“火焰牌坊”。

定陵门口的博物馆,里面陈列了不少关于明十三陵的史料。

前后精美的石雕,看上去十分沧桑,但是依旧能显示出精美的雕工。

最后普及一下明朝所有的墓葬知识:

1、明皇陵,安徽省凤阳县,明皇陵,明代第一陵,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为其父母和兄嫂而修建。

2、明祖陵,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洪泽湖西岸,明祖陵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高祖、曾祖、祖父的衣冠冢及其祖父的实际葬地。

3、明孝陵,南京市紫金山,是明太祖朱元璋与其皇后的合葬陵墓。

4、明东陵,南京市紫金山,是明太祖朱元璋长子朱标(懿文皇太子、明兴宗康皇帝)的陵寝。

5、明十三陵,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麓,明朝规模最大,埋葬帝王最多的皇陵。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二位太子、三十余名妃嫔、两位太监。

6、景泰陵,北京市玉泉山北麓,明英宗弟代宗朱祁钰之陵园。

7、明显陵,在湖北。

从昭陵出来已经5点多,开车1.5个小时就到了护国寺小吃街,有点出乎意料,本来以为会出奇的堵车,结果一路畅通。护国寺小吃是北京地方小吃的代表之一,以其品种丰富,特色突出,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而著称。小吃品种包括艾窝窝、驴打滚、豌豆黄、象鼻子糕、馓子麻花、麻团、焦圈、面茶、杂碎汤、豆汁等八十余种,聚集了京味小吃之精华。

进入街巷就是梅园奶酪店,据小高说不错,然后。。。。餐前开胃小奶酪外加北冰洋。

小吃店人声鼎沸、好吃不贵,喜欢吃甜食的同学有福了。

这车位有点奇葩,不晓得是怎么停上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