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早上乘坐最便宜的绿皮火车(35元5小时,俺只买到无座票)前往吉林市,想不到火车上乘客多得难以置信,挤得几乎无立锥之地(便宜就是硬道理嘛),大家推推攘攘地,个别人争吵得都快打起来了,好不容易才关上了车门。俺像芭蕾舞演员般踮着双脚,因为根本着不了地,四周都被“热情”的人们抵着,也就没有倒下的危险了,幸亏是在冬天,这么挤着还挺暖和呢,俺无奈之下干脆任由车厢的摇晃“随波逐流”了。想必大家都有这样的经验,当把糖果一股脑地倒入罐子内,看着已装得满满的,但只要轻轻抖动,罐子内又多出空间了。因此随着破火车的颠簸行进,车厢内终于略微松动起来,俺才得以脚踏实地。
俺去吉林市主要是冲着著名自然奇观“雾淞”去的(是因松花江早晨雾气升腾,凝结在两岸的纵横交错的树枝上形成的洁白的冰挂现象,衬托着碧蓝的天幕仿佛玉树琼枝,十分奇丽、壮观,简直是人间仙境),可惜全球变暖,今年是暖冬,俺遇到的最冷天仅有零下10多度,当地人说以往经常是零下二、三十度的,因此“雾淞”形成的机会也少了,俺甚至连下雪也没碰上,更谈不上看“雾淞”了,失望死了。江面上飘浮着许多破碎成大小块状的冰棱,傍晚时分,夕阳照射在冰河上把原本洁白的冰面染成了一片温暖的金黄色,寒意顿减。江边修筑了冰滑道、滑梯、冰灯等游乐设施,晚上亮灯时更美。一座庄严、秀丽的小教堂立于大桥附近。还游览了市郊的朱雀山滑雪场(5元参观门票),规模不大,利用小山坡经人工修整出滑雪道,根据个人水平不同分为轮胎(20元一次)与雪板滑道,俺只玩了较便宜也较简单的轮胎滑雪,看着别人英姿飒爽的矫健的滑板身段,真羡慕不已!
为方便看松花江日出,俺选择住在江岸附近旅馆(30元),因不设洗澡间,只能上澡堂。那就顺道说说我国北方特色的澡堂文化吧(其实南方也有,只是不多)。因为天气寒冷与生活习惯使然,北方人喜欢去设备齐全且更显温暖的澡堂而不选择在条件一般的家里洗澡,旅馆大多也就不设洗澡间了。上澡堂既成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惯,因此定价十分便宜,一般老百姓都花得起,是真正的大众化消费场所。传统澡堂除了洗澡约3~5元(有的还能免费桑拿),还提供不少相关服务项目:搓背5元、理发掏耳5元、修脚修甲10元、按摩锤背10元、拔火罐等,随着时代发展生活水平提高,上澡堂的人逐渐减少了,澡堂服务也日渐式微,因此不少澡堂已仅仅提供洗澡了(豪华桑拿洗浴另当别论,它已变质为高级的娱乐享受场所,根本不属大众化的澡堂)。澡堂内除了淋浴外,必不可少的就是浴池了,这是北方人喜欢去澡堂的主因之一,因家里没条件嘛。先到温热甚至发烫的大池中浸泡一会儿,就跟泡温泉一样舒服,然后再起来搓个澡,是普遍的洗澡方式。我们南方人初到时总感觉不习惯,认为池水太脏而不敢下池。俺当初也有疑虑,但逐渐也就入乡随俗了。其实专家曾指出,病菌要在一定的浓度与时间才能传染,大量的池水已起到稀释作用,而且泡热水不能太久,否则会头晕,经过彻底淋浴后一般是不会轻易得病的。其实就和我们在游泳池游泳一样,为什么我们就不觉得脏呢?(当然也有个别浴池的水很脏,是因为不及时换水或某些人在池中搓澡造成的,大多数浴池都规定不能在池中搓澡,池水也保持流动,人们也较自觉)洗完澡还有座椅或简易床铺可供休息,有的甚至提供免费或收费大堂住宿。由于澡堂内室温很高很闷热,洗完澡不能匆忙穿衣服,否则会捂出一身汗,澡也白洗了。因此俺每次都轻手轻脚地穿衣服,但头已开始冒汗,随即飞奔到室外享受天然冷气,一热一冷的巨大温差,顿时感到神清气爽、通体舒畅、身轻如燕、健步若飞,那种惬意简直就像换了个人似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