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其实对我们民间来说,丁宝桢最为让大家熟知的便是“宫保鸡丁”这道菜了。当年丁宝桢因平息捻乱,被皇帝加了个“太子少保”的头衔,因为“少保”又被称为“宫保”,所以丁宝桢也被人称为“丁宫保”。据记载,丁宫保非常喜爱烹饪,有一次带着家人去大明湖一带私访,天近中午感觉很饿的时候,忽然闻到一股香味从一户农家院中飘出,对美食有着研究的丁宫保于是走进了这户人家,并找到正在做饭的人询问他这是什么菜,当得知是辣子鸡丁后,丁宫保详细询问了这道菜的做法,回到府中之后仍然对这道菜念念不忘,于是花重金把这位会做“辣子鸡丁”的人聘为了家厨,每当有客人来的时候,都会用这道菜作为压轴的菜品来款待客人,在丁宝桢调任到四川之后,厨师也一起携带着家眷将“爆炒鸡丁”带到了四川,并将胡椒换成了辣椒,做出了更为香辣的“爆炒鸡丁”,在丁宝桢去世之后,“宫保鸡丁”被做为当地官员献给皇帝的贡菜,走进了皇宫。
直到现在“宫保鸡丁”早已经成为了饭店中的“家常菜”, 宫保鸡丁在后来有了很多同声异名的菜肴,织金的“宫保鸡丁”是已散养的土鸡为原料炒的,和其他城市饭店所购买圈养的鸡有很大的区别,虽然这道菜的名字已不是当初,但大家对丁宝桢的怀念并没有改变。
凤西书院对封建社会文化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曾起过巨大的推动作用。乾隆二十二年,平远知州李云龙以文教为己任而创建平阳书院,有房舍30余间,五十七年,知州周景益重建,以其在凤凰山之西更名为凤西书院。同治九年,知州陈昌言又重建时,山东巡抚丁宝桢(织金县牛场人氏)为家乡书院捐廉银六百两以为修葺之资。工成,再更名为文腾书院,取人文蔚起腾达蜚扬之义。数百年来,凤西书院为国家和地方培养了无数人才,是维系古代织金人文命脉的重要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