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贵州省西北部的织金县是一座有着三百多年历史的古镇,在县城的东门,有一条古老的工业街,街中的很多老建筑都建造于民国时期,闻名中外的织金砂锅就产自于这里,于是这条街被当地人俗称为“砂锅街”。

织金砂锅具有悠久的历史,据介绍,早在宋朝时期就已经传入了织金,《织金县志》上记载,清康熙年间就有了“平远锅”,平远是织金县的古称。当地得天独厚的用料和独特的生产流程,令其它类似的产品望尘莫及。到了清朝初年的时候,这里的砂锅制造已经非常盛行,最繁荣的时候是在上世纪70年代,整条街的100多户人家,几乎家家都在制作砂锅,在当时的这个小县城中,人们看来许许多多的砂锅厂就是发达的轻工业。很多人家甚至祖祖辈辈都在从事砂锅、砂器的生产制造,当时的织金砂锅除了销售到国内如:云南、四川、广东等地,还远销到美国、法国、日本以及东南亚各国。

“砂锅街”其实并不宽,但是在沿街的店铺外都摆满了各种砂锅、砂器。

晾晒砂锅泥胚。

在这里我们参观了砂锅的制作过程,这些手艺人具有非常熟练的砂锅制造技艺,图为把泥团做成锅的形状。

看似很普通的一个砂锅、砂器,其实制作工艺非常复杂,从原料选择到烧制成型,仅砂锅制作就需72道工序。

砂锅的制作工艺的其中一步就是舂砂,舂砂和舂米一样,这道工序要艰苦得多。以前舂一晚上的砂,只能做一个大砂锅。现在已经不再用舂了,直接用机器将砂磨细,然后用细筛筛选。打好的煤砂粉和优质粘土泥加水混合成砂泥后,就可以做胚了。好的织金砂锅,不同于其他的陶器,砂锅外面粗糙,但里面却略带铅白金属光色。那些金属光就是砂锅的釉料。这种釉料是当地的一种白泥,烧成后与砂器本色融为一体。

据介绍,一家两名砂器手艺人一天的时间,能纯手工制作锅胚100口左右,连同原料制备、锅胚晒干、烧制等一套工序下来,两名手艺人一天能制作出砂锅400口左右。

屋子里堆满了各种砂锅和砂器。

制作锅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