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画的《鬼吹灯》的插画。茶余饭后,闲暇消遣,我也看过些与盗墓相关的小说。比如《鬼吹灯》,我起初还以为是抗日题材的小说,类似《红灯记》呢!盗墓、盗窃博物馆的事,不仅发生在电影《纵横四海》、小说《鬼吹灯》这样的文学作品中,也发生在现实中。这些事说半天估计也说不完。

我在微信朋友圈发过一些此行所见文物的内容。从回复来看,大家更关心能不能把东西顺回来,或者是联想到了盗墓的摸金校尉。那就先不说陕西历史博物馆和兵马俑,先来说说盗墓和盗窃博物馆的事儿。考古和盗墓最有关系的就是,都使用盗墓贼李鸭子发明的工具“洛阳铲”。洛阳铲,主要是探土质的变化,比如:五花土。另外,墓葬中还会放些水银、朱砂、矾石、磁石、石胆、雄黄等毒物,用来防腐防盗。

盗窃博物馆的案件知名的就是:武和平破获的“一块红布”,92年这起开封博物馆被盗案,94年被拍成了纪实电视剧。(“一块红布”是崔健1991年专辑《解决》中的作品。这里所说的“一块红布”,是1992年开封文物盗窃案中的窃贼用红布蒙住红外线报警设备。不知道主犯刘农军是不是受到过歌曲《一块红布》的启发,没准也是个摇滚迷?那天是你用一块红布,蒙住我双眼也蒙住了天......)近年来随着博物馆技防措施的提高,除了故宫毛贼案外,外盗越来越少。更多的是监守自盗,如:广州美院萧元案、承德李海涛案、海淀古籍善本案等等。

再来说说盗墓的事儿。盗墓贼并非都像小说里一样讲“道义”。汉景帝阳陵陪葬坑等处就曾发现被同伙谋害的盗墓者的尸骨。

盗墓,通常是图财。但也有作为爱好的,比如:刘去,亦称刘去疾,广川王,汉景帝曾孙,西汉诸侯王。《西京杂记》记载刘去,发掘冢墓不可胜数,其奇异者百数。他曾盗掘晋幽公古墓,发现里面有一百多具活殉女尸。有一次挖掘春秋时期晋国名将栾书的坟墓,发现坟墓内有一只白狐。《太平广记》记载,一次在掘开且渠墓时,刘去被吓得半死,棺内的死人竟然栩栩如生,急忙退出,重新封好。

宝鸡的秦公一号大墓是国内至今发掘的最大古墓,也是发现盗洞最多的墓,有盗洞247个,秦景公墓仅出土了刻有铭文的石磬。宝鸡的益门二号墓出土的以金柄铁剑为代表的文物,据推测极有可能是从秦公一号墓盗掘的,也就是说摸金校尉把益门二号墓当做了藏宝点,后来因故没能取走。

铜奔马因其成为中国旅游标志而众所周知,马踏飞燕(尽管踏的是隼,不和郭沫若这样的大家较劲)出土于武威雷台汉墓(尽管叫汉墓,其实是魏晋时期的凉国墓,括弧里的事都别太较劲),雷台墓是砖结构的,盗洞挖不好很容易坍塌,因此挖盗洞的人,很可能与陵墓修建者有关。

郭庄楚墓,位于河南省上蔡县大路李乡郭庄村,共有两座墓址,其中男主人競孙的墓是大型的积沙积石墓。郭庄楚墓的时代应该为战国早期,競孙可能是楚国的一位将军,也可能是楚国分封在蔡国的高级贵族。另一座是他夫人的墓,由于其夫人比他死的晚了不少,所以没财力再修建积沙积石墓,因此基本上是战国的同时代,这个夫人墓就被知情的盗墓贼盗掘一空。競孙的积沙积石墓,宋代的盗墓贼曾丧命在其中的流沙中。相传明朝的盗墓专家“鬼盗”,虽然靠木板支撑,破了环绕在墓室周围的积沙积石,却葬身其中的流沙陷阱中。2005年,又有盗墓贼用炸药盗墓,被群众举报,同年抢救发掘了郭庄楚墓。发掘中发现了十几个不同时期的盗洞,最早的盗洞应是汉代的。尽管此墓被多次盗掘,但仍然出土了一批文物。

上世纪90年代初,甘肃省礼县大堡子山秦国墓葬遭到大规模盗掘,当时的景象被形容为“漫山遍野都是挖土的,令人痛心”。大批珍贵文物流失海外。2015年7月,法国国立吉美亚洲艺术博物馆返还了大堡子山秦墓的32件文物。经过多年努力,借2014年中法建交50周年之机,国家文物局再次向法国政府提起返还文物事宜,终得回归。大堡子山流失文物,有据可查的相关流失文物有八十多件(套),现多半还散落在英国、日本、美国、比利时及港台地区的一些私人博物馆或个人手中。

近年来的盗墓案有:2011年湖北随州盗墓案,其中被盗青铜器“曾侯宝鼎”可谓重器;同年的宝女墩汉墓案,历时一年多警方才追回“汉代错银环首铜刀”;辽宁红山文化盗墓案,是建国来破获的最大的盗墓案,案发于2014年底,也叫“11.26”案,去年破获,据说案件一号人物姚某可凭山河走势定位墓葬;2015年10月,清东陵康熙妃园寝被盗,据说,当时有保安发现陵墓被盗,现文物已被警方追回。

尽管寻墓定穴这事听起来很神奇,甚至还有“听雷寻墓穴”的怪诞之谈。但我觉得辽宁红山文化盗墓案中,姚某定位找穴的本事有些被媒体渲染之嫌。红山文化墓葬,葬于山顶,有积石冢,有中心墓。掌握这些特点,找墓穴似乎不是特别难事。当然,我也没找过,您也别和

最后说个,算是和我有关系的被盗文物。上图是我小时候和堂弟与表弟的合影。所骑石马为:周能(明朝外戚,其女周氏即孝肃皇后。)墓,神道石象生(石象生始于霍去病墓)。此石马2006年4月被盗,盗贼没什么技术含量,但东西一直不知所踪,估计也会像“昭陵六骏”一般被解体了。我对这石马有感情不仅仅是因为我骑它照过相,还因为我奶奶就姓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