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我们去喀纳斯,遇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哥们,从他对南疆的体验感描述来说就一枚吃货,但也是很能折腾的那种。我们加了个微信,看到了他发的一条朋友圈,配了一张我们住的那家民宿老板娘的图片,那段文字让我印象非常深刻:
“她是第一年在景区做生意的哈萨人 以前无论哪个民族到她家做客 她都会热情的招待 拿最好的食物给客人 目前她开始经营这家客栈 慢慢的习惯了卖很贵的饭菜给游客 即使内心矛盾与不忍 她觉得哈撒人变了 走得太快了 最美好的只能留在自己心中了... 我对她的笑容印象深刻 单纯善意 她会每天给我免费早餐 感激... ”
我觉得再没有一段文字更能体现这个已经变成知名景区的喀纳斯了。
这是一个非常成熟的景区,区间车不断运行着,把游客带向一个又一个的观景平台,沿着湖边的木栈道走着,清澈的湖水透出一抹迷人的蓝,身边满是秋天的气息,有时候错觉是走在稻城亚丁,或是九寨沟。我觉得这是一块巨大的调色盘,一块秋色板。
其实,这里不比内地任何一个景区差,走得也不比内地的景区快,只是,我觉得我的将来不会再去接受任何景区到此一游的旅行方式。过去回不去了。
拍了些千篇一律的风光片,溜达了一个早上,同行的小伙伴一致认为应该换下一站了。
去到了喀纳斯门口的贾登峪,又遇到下雪封路、公车停运,这次景区门口的司机哄抬了车价,我们也无奈高价包了一辆私家车向禾木奔去。一路果然大雪纷飞,司机却各种漂移,半小时后小米渣就晕车了,我却像打了鸡血似的贴在窗口,我说这些小村太漂亮,我要在这喝上三天三夜。后来事实证明,我超额完成了目标。

下午很想再在白哈巴村留上一阵,但又担心继续下雪封路,所以我们还是选择从白哈巴赶往喀纳斯景区。这是在去往喀纳斯景区的路上,秋色依然尽收眼底。
来自游记当阳光普照在西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