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地,机场不大,跟着人流走,满目的中文指示牌铁定不会走错,我顺利入境,小伙伴被海关拦了下来盘问,不许我在旁边等候,我只记得我在提行李那等了很久,没愤然弃她而去的原因在于A出来的旅费都在她口袋里,要是被遣返的话先得把钱给我,最后海关阿姨带着她找到我后又是一通balalala,各种解释各种证明,总算放她入境了,她一直用颜值高的原因安慰自己,我认真给她解释,虽然澳洲色情产业合法,但要先有个从业资格证,得体检还得纳税,人家兴许是怕你外来打黑工吧

拖着大箱小包的直接打车到了酒店,来的忒早,没到check-in时间,存了行李,头昏脑涨顶着困意先出去看看这座城市,lonelyplanet孤独星球评选为2014世界十佳旅游城市的Adelaide。在真正来到这之前,我一直把它想象成一个繁华的现代化大都市,高楼林立那样子,毕竟也是一个州的首府啊,相当于我们的省会那个概念吧。但是知道南澳的华人怎么称呼Adelaide么?阿村!贴切至极。从城区的一端到另外一端,步行三十分钟走不过去的绝对可以归到腿脚不方便那一类里。 另外它还有一个称号“二十分钟城市",因为它不拥挤的道路,你可以在20分钟之内驾车到达你想去的海滩或者山脉。

维多利亚广场一侧的教堂,从外观看起来有些年头。

千万别问我它的名字,我们又困又冷,只是路过进来感受下神的温暖。

Adelaide的蓝道购物街Rundle Mall,整个阿村最繁华的地方。

在我到这里的头一天,跑男刚在这完成了节目录制。

看起来很热闹繁华是吧?五点以后,商店全关。

连麦当劳都会关门的地方。

要是周日来的话这里会变成集市,超过100个的摊位出售着南澳的各种工艺品,时尚珠宝,当地葡萄酒和特色美食等。

隐匿在蓝道步行街一侧小巷里的糖果店,很有特色。估计过几年会发展成个景点。

从正对步行街入口另一头的街道进来,我发现了这家亲切的云南餐馆。

作为昆明人下的结论是,口味非常正宗,材料和味道都正宗,特别是那地道的油辣椒。

听到店员聊天时候亲切的云南乡音,我也去凑了几句,不过他们半点给我打折的意思都没,中国人在澳洲真不是稀罕货!

这条街餐馆酒吧林立,中餐馆挺多,该吃就吃,离开城市再想照顾家乡胃就只有自己动手了。

州立图书馆,从外观来看绝对没想到里面是这一番景致,只是一楼似乎正好要举办什么宴会来着,这些餐桌略煞风景。

这是南澳大利亚博物馆,要迅速地了解一个地方最好的方式就是从它的博物馆开始。

这也是阿德莱德的城市地标之一,丰富的馆藏生动地揭示了澳洲的自然发展史。

陨石,似乎在这里没啥稀奇的,就这么摆放在外面,可以随意触摸。。。

这个回旋镖小时候在动画片里看过不少,一直对它能飞回来的原理表示好奇。

在我青涩的那个年代,这是和欧阳克的折扇具有同等高度的心仪神器之一。

欧洲殖民前阿德莱德地区是Kaurna土著人的居住地。他们对这个地区的名字是Tarnda(r)nya,这个名字可能来自tarnda,意思是红袋鼠。有些人依然使用这个名字来叫阿德莱德,不过这不是官方名字。Kaurna人是石器狩猎采集人,他们住在阿德莱德平原及其附近地区。他们有在阿德莱德的山地里放野火的习俗。欧洲人定居后开始驱逐土著人。到1852年在阿德莱德仅剩650个土著居民,而且数量还在不断减少。冬季他们移入阿德莱德群山因为那里有更多避风处和木头。

奔富酒庄的创始人是一位来自英国的年轻医生,名字叫克什么罗什么.奔富,向导当时有介绍,我给忘了,一个半世纪以前,他远离自己的家乡移民到了澳洲开始了他新的人生。在当年的历史背景下,这位年轻的医生拥有着一个坚定的信念-研究葡萄酒的药用价值。他在离开英国前往澳洲之前,获得了当时法国南部的部分葡萄树藤并且把它带到了阿德莱德,1845年,他和他媳妇两个人就在这开荒种葡萄,然后把他们住的小石屋取名叫格兰奇,这是日后奔富最富盛名的葡萄酒格兰奇系列的由来,这个系列的葡萄酒在如今的市场中成为众多葡萄酒收藏家竞相收购的一个宠儿,有澳洲酒王之称,而且更是世界上十二支顶级红酒之一,有澳洲酒王之称。

不记得大概喝了多少种葡萄酒,小农意识,不喝白不喝。

从酒庄出来的时候,大家都带着那么一点醉意。

格雷尔海滩是阿德莱德最受欢迎的海滩,从市区可以搭乘免费电车到达,来这里是打算来看个日落。

但是海边这风对于单薄的我来说实在无法忍受,别看这蓝天白云的,我冷。

上图远处那些建筑是商店和咖啡馆,要是时间充裕的话,还可以参加个海豚同游的行程,能见到世界上最友好的海豚。

海鸥什么的对于我这种昆明出身的孩子完全没有吸引力,每年的冬天,我都可以看见它们。

澳洲人民的身体真强壮,一定有人要嘲讽我了。

看看人家下海游泳,你还在旁边喊冷。

有机会你自己体验,冰天雪地的日本姑娘还穿短裙呢,一个道理。

回到阿德莱德吃完晚饭再到处随意的溜达一下,不过这城真的小,不能再往前逛了,再逛就出城了。 ,我都看到上高速路的指示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