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寺前有东西双塔,分别始建于唐和五代时期,东塔名“镇国塔”,通高48.24米,西塔是“仁寿塔”,高44.06米。 双塔都是五层八角仿木楼阁式建筑,雕刻精致,雄伟壮丽,是中国现存最大的一对石塔。

西为仁寿塔。

东西两塔历经风雨侵袭,地震摇撼,仍屹然挺立,表现了宋代泉州石构建筑和石雕艺术的高度成就,成了泉州古城的独特标志和象征。

东塔~镇国塔,依据五乘,雕刻佛、菩萨、高僧、罗汉、诸天神将共 80 尊,一则表现 他们之间道果境界深浅不同,一则表现他们在娑婆世界,负有自身修行和普化众 生的责任。

西塔~仁寿塔,每层门龛两旁有武士、天王、金刚、罗汉等浮雕像计八十尊。

长胡须的观音、不拿金箍棒的孙行者?

在开元寺西塔的第四层东北面,有一处猴行者的浮雕。

大圣

古桑莲树与开元寺共同经历过千年风雨,这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桑树。据说曾开白花,如莲花一般。

古菩提树。菩提树是佛教的圣树,释家的神树。产自天竺印度。

四平八稳

开元寺的“檀越祠”是开元寺为“大施主黄守恭”所建,黄守恭子孙也都以“檀越祠”为祖庙。寺方感激其始祖善举,时至今日,也常开中门迎接黄氏后人。

寺内两颗桧柏苍劲古拙,据说有600年树龄。

檀越祠”为典型闽南建筑,红砖画彩,飞檐雕栋。

“檀越祠”本是“伽蓝祠”,明万历年间改为“檀越祠”。

“檀越”一词是佛教语,“施主”之意。佛典《增一阿含经》载:“观檀越主,能成人戒闻三昧智慧,诸比丘多所饶益,于三宝中无所挂碍。”因此“檀越”是一个泛称,只要有施于佛、法、僧三宝者,皆可称为“檀越”。

明万历年重修开元寺记事碑一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