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罢点心出来,就该吃正经饭了,毕竟光看看饱不了肚子。顺着靖宇街继续往东,溜溜达达来到南大六道街,拐进街口,向街边的一位大姐打听“张飞扒肉怎么走?”大姐抬手往街里一指:“前面就是。”

空场南北两边的建筑,很有特点。

众多的扒肉馆里,张飞扒肉是规模最大的一家。可能是店铺装修的原因,扒肉馆在店门外边的马路上搭起了一个大棚子,里面简单地摆放了十几张桌椅,看起来非常简陋。大棚的地面铺着几大块钢板,下面可能是在挖沟,人走在上面忽悠忽悠的,带着桌子上下摇摆,于是盘子里的菜肴也就跟着摇摆,最好看的应该是扒肉,肥嘟嘟的皮肉随着钢板的节奏抖个不停,颤颤巍巍的就好像一个胖子在狂跳肚皮舞,大粉坨一样的肚腩哆嗦成一个儿了,煞是有趣!饶是这样简陋的环境,我们进“棚”时,里面就只剩下一张桌子了 ,好像还是客人刚走,“跑堂小哥”还在擦拭桌面呢。据我们路过观察,邻居那些家扒肉馆都十分清净,唯有“张飞家”高朋满座,看来他家很有些名堂呀!我们心中窃喜。

张飞扒肉的招牌,下面的是老招牌。为什么要叫“张飞扒肉”呢?难道和喝断当阳桥的那位三爷有什么瓜葛吗?据说张翼德起兵前是当过屠户,但做过扒肉吗?他酷爱喝酒那是尽人皆知的,如果用扒肉就酒,那也算是一种高级的享受了呀,至少能多喝三大碗呀!可是张三爷南征北战,好像没有来过哈尔滨吧,刘关张曾经蛰居在白马将军公孙瓒麾下,公孙瓒倒是久居辽东,还曾讨伐乌桓,但应该也没有到达过如此遥远的北方吧,更何况张三爷呢。也许是老板的名字也叫“张飞”?算了,不再深究这些了,还是赶紧看菜单点菜,大口吃肉要紧呀!

所有菜品都来小份儿的,左挑右选,终于定下来了四个最经典的招牌菜:扒肉、扒豆腐、苏伯汤、骨棒鲜。这最后的一道菜是“跑堂小哥”特意推荐的,说这是点击率第二高的,仅次于扒肉。我们开始有些犹豫,昨晚的“遭遇”记忆犹新,生怕点多了再次浪费。“跑堂小哥”上下打量了一下紫檀,又看看菜单,说:“你们点的都是小份的,应该没问题。”那就来一个吧,顶多吃撑了多溜溜弯儿呗。张飞家有点老国营饭馆的风格,点餐后,先结账再上菜。三菜一汤,外加一大碗米饭,餐单拿来一看,才36元,这也太合适了,说他价格实惠吧,我们觉得要说三遍,这么重要的事儿,怎能忽略呢!别看客人都满座儿了,上菜速度却绝不慢,5分钟的功夫,我们的菜就上齐了。也难怪,他家的菜都是需要长时间慢炖久煮的,可以事先做好,一直在火上咕嘟着,反正越炖越入味,等客人入座,随点随盛,那还能不快?!

扒肉,10元/块。目测一下,横截面大约有4厘米见方,将近20厘米长短;长方条的扒肉静静地卧在白色瓷盘子里,肥瘦相间,层次分明;色泽红润,汤汁浓醇,卖相很好。

扒肉的选料应该是猪五花肉,我们盘中的这块品相不错,真正是五花三层,红白交错,配比均衡。喵喵看到是觉得有点偏肥了,但尝了一口就释然了,嘴角的笑容告诉紫檀那感觉就是“肥而不腻”;紫檀也来一口,体会到的是“瘦而不柴”。动筷之前,为了拍摄到扒肉的侧面,紫檀想用筷子给它翻个身,没想到它那么娇弱,筷子稍微用力大了一点儿,立马就皮开肉绽了,简直达到了“吹弹得破”的意境了。瞧左下图那块翻卷下来的柔皮,就是紫檀同学不小心的“杰作”。就在此时,有客人从我们桌边经过,地面的钢板震颤起来,就见我们盘中扒肉的肥肉部分开始轻微抖动,特别是那一角耷拉下来的柔皮,就像接了马达的弹簧一样哆嗦成一个儿了。柔弱无骨还舞姿婀娜,让人不能不喜欢呀!怎么形容这道扒肉呢?酱香浓郁,入口即化,丰腴油润,鲜美可口,非常好吃!对于无肉不欢的老饕来说,这是大快朵颐的佳品,让人可以尽情地满嘴流油,这是不可或缺的狠角色。

骨棒鲜,7元。一个粗犷得能让人直接联想到威虎山和奶头山上的大餐的雄壮家伙,居然起了这样一个勾人的名字,老板的起名艺术也是让我们佩服啦。

这个大棒骨头子得有一个成年男子的拳头大小,紧紧实实的包着一圈肉,真的很像一个握紧的拳头。用筷子一扎,表面看着很瓷实的瘦肉却非常喧乎,一扎就透,炖的足够软烂,这火候是用到家了!骨棒鲜的口味不同于扒肉的酱香味,而是偏西餐的味道,除了咸鲜外,还加了比较多的番茄酱,看那碗底儿的汤汁就明白了。好在没有加白糖,要不就成江浙菜或者锅包肉系列了。这道骨棒鲜完全是地道的帖骨肉,肉鲜中饱含着骨香,虽然都是瘦肉,但绝对不柴,油润可口,味道还是挺独特的,适量的番茄酱起到了解腻的作用,有点独树一帜的意思。

拆净了帖骨肉,还剩下一个满是筋头的骨头棒子了。 骨头上有一道缝儿,紫檀用筷子试探着插入骨缝,然后稍微用力一掰,骨头上的“帽子”就脱离了骨头,好一顶大棉帽子呀,上面顶满了半透明琥珀状的筋头巴脑,这些可是大棒骨的精华所在呀!柔软且不是筋道,软糯又滑润滋腻,那种口感绝不是一般的精肉、五花所能比拟的,油润的筋头下喉之际,唇边却有些粘口的感觉,那应该是筋骨久经煮炖后熬出的胶质产生的妙用吧。这应该是一道比较新的创新菜,因为菜单上并没有它的大名,但我们觉得它并不比扒肉弱,论起实惠和口感,我们倒是更偏爱骨棒鲜呢。如果您有机会来吃张飞扒肉,建议尝尝它,佐之以二两烧刀子,夫复何求?

苏伯汤,小份的,才4元。

苏伯汤就是用洋白菜、土豆、西红柿、洋葱、胡萝卜等一起熬制的的一种俄罗斯风味的菜汤, 正宗的苏伯汤应该还会加入牛腩一起炖煮,我们桌上的苏伯汤里没有牛腩,可能是素食类的精简版吧。虽说是没有牛肉的素食版,但味道非常好,汤汁比较浓稠,番茄味道醇厚,各种蔬菜软烂适度,酸甜适口,很解油腻。相对于4元的价格,赞它个“物美价廉”绝不过分。

扒豆腐,12元,这可是我们今天中午餐桌上最贵的一道菜了,居然让一道素菜拔了价格的头筹,我们也算是开了荤了 。

扒豆腐的味道和扒肉很相似,我们甚至怀疑就是把油煎过的家常豆腐块儿用做扒肉的汤汁扒过了而已, 更有可能的是豆腐和扒肉作为“同一个战壕里的战友”一锅烩出来的,不对,应该是一锅扒出来的。所以,在吃豆腐时,总觉得里面有一丝丝的荤腥味儿呢。扒豆腐的味道虽然带有扒肉的滋味,但毕竟是素食,没有扒肉的鲜美,所以我们觉得它的价格还是不应该高于扒肉,有一些喧宾夺主的抢戏嫌疑。

  这一桌子荤素搭配的家常美味,吃得我们心满意足,肚子里也是“沟满壕平”的饱涨了。其实,一开始我们是想点一份“丸子豆腐拼盘”,可以打听,除了豆腐,还有5个小半号的狮子头那么大的大肉丸子,就没敢点,换成了桌上的最贵的素菜。幸亏没点拼盘,要不肯定又得浪费食物了,和昨晚一样的错误我们可不想再犯第二回了!

这是隔壁桌四条大汉点的扒肘子,看着真过瘾呀!大肘子上桌时,我们正好起身离席,紫檀经不住扒肘子威风凛凛的健美形象的诱惑,腆着脸请问大汉能否借拍一张照片留念。大汉展现了关东汉子的豪爽:“随便儿!”于是,你们有福气能一睹张飞扒肉家最给力的名菜的真颜了。看着这碗肘子,紫檀又有些后悔了:要是没有早餐的披萨,我们俩其实也有可能拆掉一个扒肘子呢!曾记否,那是在成都的黄龙溪古镇,我们俩不是曾经吃净过一个焦皮肘子吗?那只肘子的个头应该也不输于邻桌的扒肘子。虽说“好汉不提当年勇”,但那仅仅是两年前的事,既未到“廉颇老矣”的地步,那我们应该还有余勇可贾呢!可惜了我们的“扒肘子”,但愿你的味道不要比扒肉强的太多呀。

出门时,恰逢“跑堂小哥”上菜,追着拍了一张他手里的托盘——这桌客人好有口福呦,他们的饭量也真不错呀!虽然刚刚吃得大饱,但还是特别有兴趣看到、闻到和拍到美味的食物,这就是一个标准的“吃货”应该具备的品质吧 。

午餐的结账单,一共才36元,太值了,您觉得呢?

  我们这顿午饭点的菜整个儿就是一桌酒菜,不是韭菜,而是下酒菜。想象一下在一个周末的晚上,4-6个北京爷们儿(就是紫檀的同事们吧),在凉风习习的后海湖畔,一大份丸子豆腐拼盘, 一大碗苏伯汤,然后每人两块儿扒肉、一个骨棒鲜,俩人撅一瓶大二(大瓶儿的二锅头,最好是白标牛二-白商标的牛栏山二锅头),那就是一幅绝佳的“好汉饕餮图”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