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后百步走,这是每次暴搓之后必备的环节,尤其是在难得的出游时节。老道外的街道一共有七条,就像一根黄花鱼的骨刺,以靖宇街为脊柱,上北下南地平行着七对纵骨,分别是南北七道街,我们就游走在这七对纵骨上,看着那些残破的旧房子,心里有些酸酸的不得劲,可惜了这些老建筑,没有得到应得的保护和修缮,就这么残败下去了,再过几年或者几十年,你们还会存在吗?不知不觉间,突然发现地上有自己的影子在陪伴——出太阳了!这还是我们到达哈市后第一次见到阳光呢,心情也跟着灿烂起来了。不要做忧天的杞人,我们还是回到现实中来吧。肚子已经被美食喂得饱饱的了,那就应该再来点精神食粮陶冶一下情操了。从攻略上了解到,哈尔滨也有德云社分社,我们就一路打听着,寻觅开来。在一片残旧的建筑中穿梭着,我们颇费了一些周折,终于在北七道街的长春街找到了德云社哈尔滨分社。

老道外的建筑都很残败,破旧的外表却遮不住它们凛然的身姿。

老道外的娱乐场所还是不少的,我们至少看到了三座大舞台,不过它们现在都很萧条,不复往日的辉煌了。

只有郭先生的字号还算景气,离着老远就能看到居民楼的墙壁上,郭先生抱着双肘微笑着用眼神儿招呼你:“过来瞧瞧吧。”

德云社哈尔滨分社,绝对是哈市最气派的演出场所了,应该没有之一吧。可惜他家只有晚场的演出。我们本来想看个下午场的解解闷儿,晚上喵喵还得回酒店追剧呢,对了,就是北京卫视的《中国式关系》。晚场的票价还真不便宜,那就算了吧,据说还有一家说相声的星熠社有下午场的演出,那就去那儿瞅瞅吧。

溜溜达达,走街串巷的,我们来到了南三道街,这里的景致与其他街道大不相同,没有了残破陈旧,一水儿的灰砖小洋楼,整洁划一,地面也是新铺的。平坦干净。一打听,原来这里就是大名鼎鼎的“老道外中华巴洛克”,一处新建的景观建筑群,有点像天津的文化街。进去看看吧,至少不会看着让人心酸呀。南三道街,应该算是“老道外中华巴洛克”的主街道吧,果然和“外边”不同。

“老道外中华巴洛克”的内部建筑。

老道外大戏台,墙上的广告标注着有模特大赛,遮阳伞下坐着的人们是在等待模特们出场吗?仔细看看,人家还在火热报名中呢!

整条街道冷冷清清的,肃静得有些然人难以忍受,感觉转一转也就够了,没有什么值得流连的。只有这幅门帘儿让我们觉得还不错,果然是“出淤泥而不染”呀。

出了“老道外中华巴洛克”的北门就又回到了靖宇街,往左边拐了俩弯儿(连续左转弯),来到了比邻的南二道街,这里是一条美食街,这可是我们喜欢的好地方呀,赶紧进去瞧瞧。街里第一家是北山酒馆,他家的红肠和酱肉应该不错。下午两点多的光景,店里没有食客,但却有不少排队买红肠的顾客,都是一大袋一大袋提着出来的,应该不错吧。

南二道街的中部有一个民俗展示中心,也说相声的“星熠社”就在这个门里面,售票处在门口这个小亭子里。

他家有下午场的演出,时间不长,只有一个小时,票价很便宜,每位才十元,可以进去看看。

上图就是星熠社的主要演员,下图则是他们的演出场所,一个小剧场,面积不算太大,摆了茶座,有十几张台子,后面还有不少椅子,坐满了应该可以容纳二百多人吧。下午的演出不用对号入座,我们很幸运地坐上了第一排正中间的位子,要是晚场这个位子的票价应该过百,如果在德云社,价格应该是四位数。本场的上座率不太高,演出开始后,我们回头看了看,一共只有十位观众,就是说这场演出的票房收入只有区区一百元。但演员们的演出还是非常认真的,兢兢业业的态度绝对对得起票价,看来他们真的是把我们当成了衣食父母了,向他们致敬!一个小时的演出,时间有限,只表演了三段节目,节目质量还是比较高的,虽然不能和北展剧场的德云社开、封厢演出相提并论,但肯定值回了票价了。

开场演出的是一段山东快书《武松赶会》,中间是一段单口相声《君臣斗》,说的还行。

压轴的是一段对口相声,表演的是星熠社的角儿,功力比前两场的要高出一筹,包袱抖得也不错,挺逗儿的。

听完相声出来,发现太阳没影儿了,头上的天空又布满了乌云,难道在里面哈哈一乐,把太阳公公给笑跑了吗?现在才下午四点,时间尚早,我们在南二道街里继续溜达,除了满街的饭馆儿,还看见了一些老年间的玩意儿。吹糖人儿的。原来老北京的庙会里必备的项目。

糖人吹得挺好,10元的价格也还算可以吧。

街道里的塑像,栩栩如生。

路过的这家馆子的字号怎么这么亲切呢,歪着脑袋想一想,记起来了,这就是我们原计划到哈尔滨的第一顿早点呀,后来被换成了豆腐脑了。就在此时,下雨了,雨点还越来越密,这可真算是天意了,正所谓“下雨天留客”呀,赶紧进门避避雨吧。

门口的幌子上最引人注目的就是“火勺”,谁知道火勺是什么吗?我们以为就是北京的火烧呢,其实不然,回来百度了一下,正解如下:正宗的火勺属于清真 的小吃,所以多见于一些清真的牛肉火勺店。一般的其他地方所做得火勺很难和清真牛肉 火勺店相媲美。表面上看起来与馅饼的差不多,可这是牛肉火勺可不是牛肉馅饼 ,口感是完全不一样的。火勺是用烤炉爆烤而成,内放几张像抽屉一样的大铁板,不停对火勺翻烤,从而达到火勺外酥里嫩。好吃的火勺一定要皮脆,皮脆的原因是因为在面中揉入了一种特殊的原料“油酥”。如果用豆油冒充羊油做的就难于吃出酥脆的感觉了。原来如此呀!下图是红光提供的主要品种和价格,应该不算便宜。

店堂不大,干净明亮,6张桌椅,显示了小本经营的理念。

柜台里的酱卤食品表明这不是一家清真店,那么对火勺的要求也就不应该太高了。酱口条、酱牛肉和香肠我们都不太感兴趣,唯有右下角的酱货,让紫檀跃跃欲试:酱猪脑。可是喵喵坚决反对,不是因为坊间传闻的“吃了猪脑人会变蠢”的说法作怪,而是她无法忍受和此物近距离对视的折磨。无奈,只好作罢!

凉菜柜台里最醒目的当属这盘蒜泥茄子啦。

饭馆子里进门就是客,哪有单单避雨的道理,何况还有我们心仪的美味呢?偶遇就是缘分,这碗馄饨和火勺应该就是我们命里不该错过的佳物呢。我们决定提前吃晚饭了,早点幻化而成的晚餐,当然可以(也应该)提前吃啦。放弃了酱猪脑那样重口味的“异物”,我们点了正常的食物,因为中午的横菜在腹内余威尚存,我们没优点得太多,只要了一点精华:火勺和馄饨,还有一瓶念叨了一天都没找到的饮料:大白梨。

鸡丝馄饨,15元/大碗。碗挺大的,馄饨也不少。

馄饨皮儿比较滑润;馅料应该是猪肉的,挺鲜美的;汤是骨头熬制的,味道醇厚,但没有觉出有鸡汤的鲜美,不知道为什么就命名为鸡丝馄饨了,碗里没有和鸡肉有关的原料呀,好在味道还不错,我们也就懒得去深究了。

这就是让紫檀同学探究了很久的火勺,3元/个,全名叫“棋子火勺”。看样子倒更像门钉,如果说是棋子儿的话,那也得是围棋子儿。

棋子火勺虽然不是出自清真馆子,但确实很不错,应该是体现了火烧的精粹。外皮够酥脆,而且是分层的,应该是在和面时加入了油脂,经过旺火烤制产生的效果,油香扑鼻;馅料很家常,猪肉与洋白菜混合而成,温馨可口,能吃出一种很暖胃的感觉,赞一个!

大白梨,3元/瓶。应该算是一种哈尔滨独有的汽水,就像是北京的北冰洋。不过,我们只在老道外喝到了这种汽水,在南岗区和道里区都没有买到,像秋林、大一点的超市里都找过,没有卖的。也许它是属于老道外的专属饮料,特别接地气的那种。大白梨的味道没有什么特别的,就是一瓶甜水儿,没有梨子的味道,应该和梨这种水果沾不上边,就是一个名字而已。不过,如果到了道外,可以来一瓶尝尝,体会一下老道外的味道。

吃完馄饨出来,雨又停了,而且地面都干了。哈尔滨秋天的阵雨真的是“来得急,去得快”呀。漫步到了南二道街的南口,把口第一家居然又是我们原计划中要吃的小吃店“张包铺”,他家的排骨包子远近闻名。张包铺的门脸。虽然刚吃完馄饨和火勺,但还是不愿意与排骨包子交臂失之,我们打算来一个尝尝,看看包子里到底包了怎么样的排骨。

门口的塑像,笼屉里的包子个头不小呀。

进得门来,喵喵去占座儿,紫檀来卖包子。走向柜台,路过一个明档的包子制作窗口,紫檀习惯性地举起相机拍了一张照片,不想,里面的一个妇女立刻指着他大喊着制止他,表情夸张且凶狠,这态度吓得紫檀忙不迭地收起相机,拉着喵喵仓皇而逃。喵喵问他为何如此慌张,他有些气急败坏地实情相告,并赌气说不吃他家的包子啦!其实,此刻我们的肚子饱饱的,还真没有地方装什么劳什子的包子呢,管你是排骨馅儿的还是腔骨馅儿的呢,不稀罕!用猪骨头做包子馅儿,听着是挺新鲜的,但以我们今天在这里的遭遇表明我们的运气不太好,万一吃包子被骨头硌了牙,再吐出半颗断齿,那可就亏大发了,要知道补一颗烤瓷牙贵了去了!

没吃到包子还惹了一肚子气,我们不爽地离开了南二道街,来到了南头道街。这条街里没什么可看的,只是在北头快到靖宇街的地方有两家古玩市场,可惜已经下班了。和街边的保安打听了一下,得知周末会有摆地摊儿的,这可是紫檀最喜欢的项目呀,于是暗暗决定周日一大早再来这里看看,淘淘宝。

南头道街的古玩城,地摊儿应该就在他们门前的空场上摆开,后天见啦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