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庆彬

这里的天,一片祥云,这里的水,一片瑞气,这里的峰峦,郁葱生姿。这里物华天宝:有李冰开凿的离堆、有东汉崖墓群、有唐代的乌尤寺,当然,最为闻名的,当属足踏三江、背负九峰的乐山大佛了。

如果您乘船,顺三江清流而下,遥望城西,那蓝天里,起伏拥翠的九个峰峦,就是嘉州史称的——凌云九峰。

方圆不足一平方公里的凌云九峰,凝聚着几千年来嘉州古人的智慧,沉淀着嘉州文化古老的历史。今天,我要向大家述说的,不是这些先人的伟大,而是要告诉大家,这片灵山秀水,又新添了一个邻居——东方佛都。一个大型的摩崖佛像石窟群。

说起东方佛都的由来,还得先从乐山大佛说起。

乐山大佛,世界闻名,巍峨于江边,历经了一千三百个雨雪风霜。人们顶礼它的宏伟,膜拜它的神圣,却很少有人感觉它的孤独,形单影只。记得一位学者说过:乐山大佛的存在,既不同于敦煌、云冈,又不同于龙门、麦积山。尽管它是世界第一,但在中国著名的四大石窟群里,却没有席位。或许,这是乐山古人未竟的事业,或许,东方佛都的始创者,正是以此或许去实现的。如今的乐山大佛景区,号称中国的第五大石窟群,一点不为过。不信,您去东方佛都看看。与乐山大佛毗邻,一门相通的东方佛都,辖林地千亩,是国家4A级景区。


东方佛都

顺坡下至一弯长廊,廊里的茶园,散坐着纳凉的茶客。树杆上挑出的茶牌,像古老的酒幔。姑娘、媳妇、皇帝,这样的茶品,世间也有?这真是一方水土,一方习俗。

如果你在大佛寺,见过《大象阁记》的石碑,一定还有记忆。海通当年凿乐山大佛,是为镇三江汇流之水患。但乐山民间还有另一种说法,也许,你尚不可知。当年海通为凿乐山大佛,在岷江的平羌三峡现过身影,在青衣江的沙湾留下过脚迹。最后,他弃彼寻此,主要还在,独具慧眼,洞明了凌云九峰的山石,得天独厚,是上天的恩赐。

今天,你走进东方佛都的石窟群,无论是观音洞、罗汉洞、密宗洞、还是万佛洞。只要你细细观察,都能发现:这些洞窟里,没有一丝裂隙;整座山,或者说整个凌云九峰,简直就是一坨完整的天石。



“呀!”这哪里是洞窟,简直就是山中的广场;那气势逼人的窟中佛,简直就是洞中山。谁见了,谁都会惊呼:“天下第一窟。”“这佛有多高?”“站立51米!”“这窟的空间有多大?”“30米乘40米,再乘佛的高度。”如此宏大的巨窟,你何曾见过,况且,这才是石窟的发端。从药师佛脚底之侧,拐进去,下完几步石梯,眼前顿时展现一片金黄。这是洞?是窟?还是金碧辉煌的地下宫殿!偌大的厅堂,石柱,石壁,石像,连行走的地面与穹顶,都是山中的原石。暖色灯光里的丹霞崖,金灿灿的富贵。


一个女导游正在佛的面前给游人讲述,她对摩崖造像的认识,你一定会感到新鲜。她说,摩崖造像,难度有三。一是,匠人在原崖上凿像,必须一次成功,损坏了原石,无法弥补;二是,匠人近距离作业,很难分清大像各部位的比例,只能凭感觉;三是,匠人只能身系绳索悬空作业。那种用高架林立来图解乐山大佛建造时壮观的想象,是绝对错误的。所以,她说,乐山大佛就该凿九十年,即便是其间没有安史之乱、经费的短缺。她说得更逗的是,摩崖造像,清代中期以后就无人再凿了,这门传统的技艺,在华夏几乎绝迹了。

可乐山还有一批这样的匠人,而且都是当年建造乐山大佛的传人,她的父亲便是其中之一。信不信由你,她就是这样说的。你再往前去,窟中见到的格局与寺庙的天王殿一样。笑口常开的弥勒佛,迎四方宾客;怒目横视的四大天王,镇过往来客。这一笑一怒的对立神态,在同一画面里,呈现出和谐。

一群游客中有人不解,“这是何意?”带队的女导游答:“佛门笑迎天下皈依弟子,但皈依弟子到此必须清心涤虑,不然,天神不容。所以说,进佛门易,修行难。”这时,也许你才发现,天王殿、大雄殿……,万佛洞完全按寺庙的规范在布局,而你观光的路线,却走反了。出万佛洞,你可去罗汉洞、密宗洞,你也可去大佛湾。大佛湾,像一把天龙椅,三面青山环抱着重叠的金色大殿,是当年香港电影《风云》的拍摄场地。沿着一百七十三级台阶攀登而上,山顶有金佛殿;半山腰的燃灯佛殿两侧,是观音洞,里边的送子观音、媚态观音,持经观音、水月观音……一式一窟;别有洞天的千手观音,像孔雀开屏,在窟中灿烂。

东方佛都,最大的佛,是横卧山林里的173米的露天巨型睡佛。
东方佛都,最多姿的佛,还有东南亚群佛。
